一般認為,經濟效益與經濟效果實質上是相同的概念,它們在內容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同樣是指消耗的勞動量與取得有用成果之間的比較。提高經濟效益,就是要以盡量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
(三)評價企業經濟效果的標準。
評價企業經濟效果標準。經濟效果可用有用效果同勞動消耗量之比表示。比值大,表示經濟效果好比值小,表示經濟效果差。也可用有用效果減去勞動消耗量等於經濟效果。經濟效果的指標值大,表示經濟效果好;經濟效果的指標值小,表示經濟效果差。
二、經濟效果指標體係
(一)經濟效果指標
經濟效果指標是指反映使用價值同創造使用價值所消耗的勞動量的比值的指標。
(二)經濟效果指標體係經濟效果指標體係是指一係列的經濟效果指標構成一個互相製約和互相補充的體係,企業是一個係統工程,評價企業經濟效果不能隻用一個綜合經濟效果指標,經濟效果指標體係.一般應包括反映宏觀的經濟效果指標和反映微觀的經濟效果指標。
綜合分析的經濟指標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麵:
1.資金利用方麵的綜合指標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持續不斷地進行,必須占用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企業的資金占用和資金利用效果是綜合分析的主要經濟效果指標。
資金利潤率;
利潤是產品銷售收入扣除產品成本和稅金後的銷售利潤是間接反映勞動消耗的指標,資金是企業產品生產占用的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是反映勞動占用的指標。資金利潤率是反鷗勞動消耗資金占用的效果指標。
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
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是反映企業流動資金利用效果的一項綜合分析經濟效果指標。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金的周轉次數等於流動資金周轉額(一般指銷售收入額)除以定額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定額流動資金周轉一次所需的天數等於計算期的天數除以計算期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的次數。在一定時期內,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越少,周轉次數越多,說明資金利用經濟效果越好。
2.生產與銷售方麵的綜合指標
我國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企業的生產是商品生產。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商品具有兩重性,商品生產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所以企業生產的產品要經過銷售環節,即通過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得到統一,才能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所以企業的銷售指標是評價企業經營成果綜合分析的主要經濟效果指標,主要有:
銷售收入增長率
銷售收入增長率是反映企業生產發展速度及銷售收入增長的動態指數指標,反映產銷平衡情況,也反映生產發展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程度。如電力企業銷售收入等於電量乘以售電平均電價,而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反映售電量的增長和平均電價的增長情況。
產值利潤率
產值利潤率是指企業的實現利潤同工業總產值或商品產值的比例關係。對電力企業來說,就是企業的實現利潤同工業總產值的比值。企業的商品產值通過銷售過程,形成企業的銷售收入,從銷售收入中扣除產品成本和稅金,就得出銷售利潤。所以產值利潤率是反映生產過程和銷售過程經濟效果的綜合指標。
3.財務成果方麵的綜合指標
企業盈利是企業產品銷售收入扣除產品成本後的餘額,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剩餘產品價值的表現形式。企業的盈利包括利潤和稅金兩種形式,企業的盈利扣除稅金後等於企業的銷售利潤,銷售利潤加其他銷售利潤,加營業外收支淨額,就是企業的利潤總額。企業財務成果方麵的綜合指標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綜合性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