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四十,我和錦秋探視完蘇佩琴,從監獄出來,回到車上,我告訴錦秋我有些事情需要考慮一下,於是讓錦秋開車,我就坐在副駕駛座上琢磨了起來。
現在楊德才已經死了,我到彭城來最主要的目標已經實現了,接下來還剩下一公一私兩樁事情要辦。
公事是鳴鳳煤礦的保薦上市工作。這事情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而且是獨立於楊家父子的事情之外的,並不受楊德才死亡這個事件的任何影響,接下來隻要繼續按部就班的推進就行了。
私事則是周文嬌的問題。這件事本質上是楊家父子這一堆破事衍生出來的一個分支,現在楊家父子的事情大局已定,那麼這事自然也就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道理上講,要結束這事情並不複雜,隻要周文嬌回到彭城,到公安機關去報楊永俊謀殺自己未遂這個案子,公安機關依法對楊永俊拘押、調查取證,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法院判決定罪,楊永俊鋃鐺入獄,那麼這事情就算是結束了。
可依照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周文嬌要到彭城來告楊永俊,並且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在地方上有強大影響力的人在背後支持的話,可以說公、檢、法每一步都是一道大坎。
而要尋找這個背後的助力,最好的選擇自然就是張林,一來張林有足夠強的實力,二來張林本身已經以一種很隱蔽的手段牽涉到了楊家父子這件事情中來了。
但張林是個生意人,沒有足夠好處的話,他肯定不會幫忙,而周文嬌能拿得出手給張林的好處,就是在獲得德才礦業的掌控權之後,將德才煤礦以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並給張林的鳴鳳煤礦,可是這其中又有兩個障礙。
一是周文嬌是否願意?
德才煤礦在做完這次定向增發之後,總資產逼近53億,淨資產也已高達33億出頭,如果再算上集團公司旗下的石膏礦和辦公大樓等,總資產接近60億,淨資產40億。如此龐大的資產規模,在合並時候的隨便一點讓步,直接損失的財富金額可能都是數億級別的,如果周文嬌舍不得怎麼辦?
二是張林是否願意?
現在的局麵對於張林其實已經非常有利了,以張林的根基以及經驗,和楊德才正麵競爭或許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是對付楊永俊應該不在話下。即便沒有周文嬌的事情牽製楊永俊,張林隻需要借助自身的力量,一點點的逐步擠壓德才煤礦,用個幾年的時間,或許也就能將德才煤礦一點點的削弱、乃至擠垮,到時候他都不需要花大價錢來並購,沒準通過一些債務重組就能實現對德才煤礦的吞並。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周文嬌願意做出讓步,張林是否又會有興趣呢?
我考慮了一陣,對於說服周文嬌,我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一來她現在很聽我的話。二來所謂的合並價錢上做出讓步而帶來的損失,那也是建立在她能拿到德才集團控製權的基礎上的,如果拿都拿不到,那就連願意接受損失的資格都沒有,相反,隻要拿到了控製權,那麼即便做出讓步之後,她同樣還是會獲得非常可觀的巨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