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而是機會來了,就要付出超人的代價,隻有不斷地向自己挑戰,才可能在新高度上取得輝煌成就,在成功的階梯上每跨一步,都必須麵臨完全嶄新的課題,從中積極地汲取營養,增長才幹才是立足之本,倪萍就是這樣不斷超越的人。
倪萍多年來一直以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出現,在觀眾心中留下了親切、質樸、富於同情心的深刻印象。後來“突變”為談話類節目《聊天》主持人,從熱熱鬧鬧的大場麵移進一個小演播廳,從麵對千萬觀眾到專注於一個談話對象濃縮的人生,對倪萍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但總策劃阿正認為倪萍也許更合適做這類節目,“經曆了風風雨雨,倪萍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能很快地進入另一個生命世界,為別人解除心裏戒備,使她說出一些從沒有對別人說過的話。”
雖然有了一定的經驗,倪萍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她方方麵麵考慮了許多,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從那種心態理解人生,通過半年多的努力,倪萍給了觀眾很大的驚喜,《聊天》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倪萍憑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由一個綜藝節目向談話節目主持人的成功轉型,而這一切又與她的努力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她平日的努力,就難得她今日的輝煌。
畢加索女兒的藝術修養使她生意興隆
著名畫家畢加索的女兒芭洛瑪在繪畫上並沒有什麼名氣,然而,她在寶石、衣飾方麵表現出了很高的藝術天才。她的設計使用大量寶石與黃金,在色彩方麵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她設計的首飾,不但風靡紐約,而且也使她經營的衣飾和珠寶生意興隆。
幼年時的芭洛瑪經常很乖地坐在父親身邊,父親工作,她亂塗亂畫。當芭洛瑪8歲時,開始在家裏的畫板上畫畫。父親懷疑她能否堅持下去,但他從不強迫芭洛瑪去畫。他認為,一個人的道路應該由自己摸索出來。14歲,芭洛瑪停筆不畫了,18歲之後,她又重新開始畫一些小粉畫、做些粘貼畫等。她和父親的關係非常和諧、默契。畢加索熱情地幫助芭洛瑪,在藝術上給她以熏陶。芭洛瑪感到,在父親的工作間裏,如同在美好的藝術天地中遐思、遨翔……
她對香水瓶的設計、品牌的選擇都非常講究。她不但對市場行情調查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推銷會披掛上陣親自當模特,推銷她的產品。芭洛瑪雖然沒有繼承老父親的事業,但卻繼承了他的藝術細胞,而且還具備一根畢加索所缺少的生意神經。
後來,芭洛瑪進了大學,選修珠寶設計。她還到巴黎、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學習服飾設計等。1969年,她參加了舞台劇的演出,對舞台服飾設計很感興趣,取得了一些成績。1980年,芭洛瑪成了紐約著名珠寶店“泰法尼”的專任珠寶設計師。
現在,芭洛瑪的香水店生意非常興隆,人們都愛光顧她的店,她總是來往於世界各大城市之間,為她的香水、珠寶作宣傳。在人們眼裏,芭洛瑪演繹的是另一種成功。
修養是女性魅力的源泉
修養是指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正確態度,以及在知識、藝術等領域的水平造詣,是一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體現,也是魅力的基礎。有較好修養的人自然有一種上乘的格調與品味,有一種大家風範。
修養所給予女性的很多,有了修養,女性會有一種堅毅、端莊以及抑製不住的神采,它甚至會使一個原本醜陋的女性瞬間美麗、生動起來。
無疑,修身養性最主要的營養成分就是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達禮,有知識做底蘊,一個人才會大方自信,才會有正確的待人處世方法,才會言談幽默有趣,才會舉手投足有風度,才會有高雅的格調與趣味,才能進退有度、自然得體等等。當然,除了知識外,道德情操、眼界胸懷等也是修養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