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敬業,更要精業
對於員工來說,敬業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把敬業上升為精業,才是立身之本。
敬業更要精業。精業就是對工作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把不顯眼的工作做得相當出色。隻有專心致誌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精業,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兼備敬業和精業精神的員工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也是當今企業選擇人才的主要標準。皮爾·卡丹曾經對他的員工說:“如果你能真正地釘好一枚紐扣,比你縫出一件粗製的衣服更有價值。”“釘好一枚紐扣”就是力求做到最好,就是精業。
麥當勞在全球有上萬家連鎖店,他們在招收新員工時,就把“精業”放在首位,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新員工上崗前要進行培訓,老員工每天還必須抽出一小時時間學習業務,這一個小時是上班時間,公司付給工資。而崗前、崗中和8小時以外的培訓,雖然要花費企業很大一筆開支,但是企業卻不將它列入企業成本,相反把它作為一種投資。
以投資換取員工“精業”的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這是很有遠見的。因為隻有員工提高了工作能力、工作效率,才有可能降低成本。
精業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各個行業都要求專業化、技術化、現代化,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精業的員工自然成為各大企業獵取的對象。而對於員工來說,誰更精業,誰就擁有更大的機會。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隻要想在該行業中站穩腳跟、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並且還要以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湯姆·布蘭德,開始隻是福特汽車公司一個製造廠的雜工,然而,他不到30歲就成為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在福特汽車公司,這麼快就能升到這個職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憑借什麼取得這樣的成績的呢?
20歲時,湯姆·布蘭德進入工廠。他想如果自己想要在汽車製造這一行業做出一番成績,首先就必須對汽車製造的全部過程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因此,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
在福特汽車公司,雜工不屬於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裏有活就要到哪裏去。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工作,湯姆才有了更多與各部門接觸的機會,加深了他對各部門工作的了解和認識。
一年半以後,湯姆申請調到汽車椅墊部工作。不久,他就把製造椅墊的技術全學會了。然後他又相繼申請調到了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等部門。就這樣,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幾乎把各個部門的工作都做過了。
最後,他又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由於有了在其他部門的工作經曆,他懂得各種零件的製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他的裝配工作效率。不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員工。
很快,湯姆·布蘭德就晉升為領班,後來又逐步晉升為15位領班的總領班。
敬業更要精業,這不僅是當今企業對員工的普遍要求,也是員工個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敬業是幹好工作的前提,而精業才是幹好工作的根本,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對於員工來說,敬業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把敬業上升為精業,才是立身之本。敬業不容易做到,精業做起來更難,難就難在“精”字上。
古人雲:“業精於勤荒於嬉。”拙靠勤補,精從勤來。隻要你能踏踏實實地學習,勤勤懇懇地工作,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增長才幹,精業就可以水到渠成。
精業第一!唯有精業、精業,再精業,讓每一天都成為你的代表作,才能在職場中瀟灑自如。
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把簡單的招數練到極致就是絕招,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精業。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和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會創造出奇跡。”
把簡單的招數練到極致就是絕招,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精業。一個人精通某項技藝,哪怕一項十分簡單的技藝,隻要他做得比所有人都好,那麼也能獲得豐厚的獎賞。
羅永強是重慶商社新世紀百貨的一名普通營業員,憑著一手打鞋帶的絕活,羅永強在售貨員這一看似平凡的崗位上,成為重慶市新世紀百貨商場的“技能明星”。
2002年初,高中畢業的羅永強被錄用為重慶市新世紀百貨商場的一名臨時促銷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賣運動鞋。
日複一日的售鞋生活,在2004年發生了變化。隔壁的安踏運動鞋櫃台來了一批新鞋,配有色彩鮮豔的花鞋帶,這引起了羅永強的注意。
下班後羅永強不再立刻回家,而是跑到隔壁櫃台研究那些鞋帶。羅永強將傳統中國結的打法照搬到係鞋帶上,他的第一個鞋帶作品也隨之產生:一個簡單的網狀中國結。
慢慢地,安踏運動鞋的專櫃上擺滿了羅永強“即興”創作的作品。各種造型的鞋帶作品吸引了很多顧客,也引起了商場銷售部門的注意,羅永強很快被聘為一名正式合同工,調入安踏運動鞋專櫃。
走上安踏專櫃後,羅永強買來了各種編織的書籍,專門研究各種鞋帶的打法,從最簡單的網狀平麵造型,到立體的向日葵造型、蝸牛造型。
羅永強對鞋帶打法的研究著了迷,每次出門,別人都是往前看,隻有他是低頭走路,觀察路人腳上的鞋帶打法。有時看到一個有意思的造型,羅永強會一直盯著別人的鞋看上許久。
每月領完工資之後,羅永強都去逛朝天門批發市場,幾家賣鞋的店鋪老板都記住了這個高高瘦瘦、少言寡語的男孩。軟的、硬的、寬的、窄的、黑白的、彩色的……最多時,羅永強的家裏收集了1000多幅鞋帶。
每次做一個新的造型,羅永強都要經過上百次的練習,直到做到最好。隨著他練習和設計的造型越來越多,安踏櫃台前的顧客也越來越多,羅永強所在櫃台的生意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