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 燃燒的海洋(2 / 3)

似乎是對杜伊烏斯如此斬釘截鐵地直接下達進攻命令感到有些意外,站在他身側的副官微微一愣,繼而才反應過來,趕忙點頭轉身去傳令了。

命令下達,站在旗艦甲板中部那根高高豎起桅杆上瞭望台裏的傳令兵立刻揮舞手中的令旗,用旗語向周旁行進中的各艦傳達命令,於是原本呈兩列並排行進的艦隊開始改變陣型,後麵的各艦紛紛調轉船首方向,加速超前,形成一字排開的一個橫麵。

這時,我們的視線才得以從重疊的桅杆和風帆中解脫出來,得以看清楚這支半路襲來的羅馬海峽艦隊,而這一看之下卻不禁令人大吃一驚!數來數去,整個羅馬艦隊竟然隻有區區不到30艘戰船,而橫亙在他們衝刺航線上的卻是超過兩百艘的日耳曼人長船!

不列顛海軍的風帆戰艦,日耳曼人並非是第一次遇到了,那些遊弋於中北部海域的日耳曼人海盜一直在遼闊的大海上和這些由新式戰艦組成的羅馬剿匪艦隊玩著捉迷藏的遊戲。這麼長時間的接觸已經讓日耳曼人對這些羅馬人的龐然大物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風帆戰艦在海洋上速度驚人,而且不用耗費人力,平穩性更是令人驚歎就算是風暴駭浪也很難使這些戰船傾覆,更可怕的是這些戰船似乎有著諸神的引導在茫茫大海上幾乎不會迷路(日耳曼人不知道羅盤和海圖測繪的存在),所以一旦被這些戰艦抓住尾巴就很難逃脫,至於戰鬥,普通的日耳曼海盜船對浙西風帆戰艦更是聞之色變,相比於日耳曼人的長船,這些風帆戰艦的船身高出長船好幾米,接戰時,羅馬人可以肆意用弓弩居高臨下的射擊,而日耳曼人卻要仰頭射箭,這之間的優劣對比不言而喻。

然而弓弩隻是羅馬人層出不窮的攻擊方式的一種而已,而每一種攻擊方式都足以讓日耳曼人欲仙欲死!無論是根據“烏鴉吊”的相同原理發明的撓鉤鑲鐵跳板還是艦載弩炮、投石機,甚或是像杜伊烏斯所在的旗艦這種大型戰艦上才有的拍杆,都是日耳曼海盜無法企及的殺手鐧,一艘羅馬戰艦就算同時遭遇數艘乃至十數艘日耳曼人戰船的圍攻仍然能夠從容不迫,甚至是得勝而歸!

然而,質量在這個科技尚無法顯出壓倒性的時代,數量在大多數時候還是能夠取代數量的,譬如軍隊,一支1000人的精銳軍隊,就算是再強大,如果麵對幾萬炮灰軍隊的圍攻,最終恐怕也難免是螞蟻咬死大象的結局。

海戰當然也不例外,沒有導彈、沒有魚雷、沒有大炮,僅憑弓弩器械和人力拚殺,又怎麼可能真正以一敵百呢?

所以,當看到洶洶來襲的羅馬戰艦不過區區幾十艘時,那些長船上的日耳曼人不禁齊齊發出巨大的哄笑聲,繼而眼中露出猙獰嗜血的凶殘紅光,剛剛還嚇得魂不附體的他們此刻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羅馬人衝入他們的船隊中間,他們已經幻想著四麵圍攻,用繩索攀上羅馬人的戰船,用人海淹沒那些自大到失去理智的羅馬人。

基於眼前單純從數字得出的實力對比,日耳曼人的判斷似乎並沒有錯誤,區區三十艘不到的戰艦,一旦陷入數百艘戰艦的圍困無疑是自殺的行為。

可是這樣的簡單推論,杜伊烏斯會不知道嗎?深諳海戰之道的杜伊烏斯難道會愚蠢到去送死嗎?當然不會!

那麼,究竟是什麼,能夠讓他有如此信心,在相差近十倍的戰力差距下仍毫不猶豫地下令直接進攻呢?而且,每一艘羅馬戰艦在接受命令後都同樣沒有任何遲疑,戰艦上的羅馬將士們更是神色自若似乎渾然沒有將越來越近的黑壓壓一片日耳曼人戰船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