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世上隻有兄弟好(2 / 2)

劉備自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這句話是古人所雲,但其實壓根兒就是劉備本人的原創。這個套路他是跟孔融學的,孔融張口閉口就是“聖人雲”。但顯然哪個聖人也沒“雲”過這句話,劉備隻好來了個“古人有雲”。拉上虎皮做大旗,不但會讓說服的威力大增,也可以讓隻有天曉得的那位古人來承擔這個奇特觀點的駭人之責。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備雖然讀書不多,但應變能力極強。從當初他急對張飛時說出的“我本漢室宗親”,不難推斷今日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確屬他的應急原創。這一份急智,比之曹植的七步成詩,也是不遑多讓。

不過,劉備將妻子比作衣服,將兄弟比作手足,不僅僅是為了緩解張飛的自責,更是為了消弭自己內心的愧疚。因為,正是他自己的考慮不周,才會做出錯誤的安排,導致了無可挽回的局麵。

細究劉備的心靈深處,這是一種被稱之為“最小化策略”的心理防禦機製。

所謂心理防禦機製,就是從意識層麵消除不愉快情感的一種心理過程。妻小失陷於敵手,必然導致劉備內心產生強烈的負麵情緒。為了迅速恢複心理平衡,最見效的辦法就是將這一惡性事件本身的意義或價值最小化。既然“妻子”遠遠不如“兄弟”,損失也就算不得大;既然“衣服破時,尚能更換”,也就不必苦苦苛責了。

劉備的這一說法是對兄弟關係和夫妻及親子關係這兩類親密關係的一大顛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公開宣稱兄弟比老婆孩子更重要。這也是劉備要假托“古人有雲”的一個原因。劉備極大提升了兄弟關係的重要性,同時極大貶低了夫妻關係及親子關係的重要性。這樣,兄弟關係就淩駕於夫妻及親子關係之上。在這樣的人際關係框架下,張飛所犯的錯,就沒那麼嚴重了,根本用不著拿命去償補,也就足以對消了關羽的斥責。

劉備的這句話一說出口,首先對他自己是一種解脫。緊接著的就是張飛和關羽的深深感動。張飛自然不必多言。關羽同樣也是劉備的兄弟,他見劉備今日能夠如此對待犯了大錯的兄弟張飛,自然會想到,日後若是自己也犯了大錯,劉備必然也能這樣對待自己。關羽的預判果然沒錯,日後他被迫降曹,劉備同樣原諒他並再次接納了他。

壞事可以轉化為好事。劉備隻用一句話,不但買盡了張飛的心,也買盡了關羽的心。三兄弟抱頭一場痛哭,這一重大意外事件也就揭過去了。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更是死心塌地。而劉備的這一句話,卻傳播開去,流傳千古,成為兄弟義氣最重要的一條衡量標準。

劉備輕描淡寫,快刀斬亂麻處理好了這一次重大意外事件。但他此時還不知道,張飛無意間闖下的這個大禍,對他幾乎是一次致命的打擊。這至少導致劉備的成功晚了十多年。整整十二年後,劉備才好不容易“借”到了一塊立身的地盤。而這其間,劉備備嚐艱辛,幾至絕望,容後再述,暫不多提。

劉備安撫好了兩位兄弟,自己也慢慢冷靜了下來。這個時候,無可言說的沉痛才無可避免地浮上心頭。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話:“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劉備這一路走來,雖然身無憑依,卻頗得上天眷顧。桑樹的吉兆、李定的預言、叔父的救助、拜師盧植、結識公孫瓚、結義關張、陶謙三送徐州等,無一不是命運饋贈的禮物。

但是,每一份幸運的背後,都隱藏著一份等量的挫折。掛印安喜、敗逃高唐、坐失徐州就是劉備所付出的代價。

每個人看待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隻看見了挫折,而有的人還看見了幸運。隻有慣於看見幸運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兒。隻有這樣的人,在麵對重大的人生挫折時,才不會一蹶不振,才不會自暴自棄。幸運的是,劉備近乎本能地對挫折采用了“最小化策略”,從而讓幸運凸顯出來。

一個自感幸運的人,自然更能淡定麵對厄運。所以,雖然一切都已成空,雖然內心淒涼倉皇,但劉備依然沒有失去對未來的信心,沒有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心理感悟:控製痛苦大小的按鈕存在於人的心靈中。

最小化策略將導致現實痛苦的事件的意義或價值極度縮小,直至最小,以減輕心靈衝擊的一種的心理防禦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