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錄像機的記錄原理(一)(1 / 1)

錄像機是由先進的電子技術與精密的機器部件組成的一種電子產品。如果要想全麵地了解錄像機首先必須了解清楚錄像技術的基本原理。這一章我們主要介紹一下磁性記錄的基本原埋以及錄像技術的基本常識。

第一節 磁性記錄的基本原理

一、磁帶特性

錄像技術是依靠磁帶上磁性材料波磁化而實現的。磁性材料磁化過程有以下特點。在未被磁化之前,磁性材料的磁通密度為零,隨著外加磁場強度的增長,上升。兩者此時的關係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叫撒初始磁化曲線,代表第一次的關係。它可以有兩個方向。

如果是交變的周期性磁場、從零菹後又回到零,即得到剩磁然後再到再回到零,即得到剩滋歌複變化,就沿著一條回線來回變化,不再經過初始磁化曲線。

若交變滋場的蝠度由小到大變化,磁滯回淺也由小到大變化,達到最大磁滯回線。所謂最大磁滯回線指達到飽和值時的情況。這時最大剩磁是±8,最大矯頑力為±11如果磁性材料不同,它們的滋滯回線的形狀也不同。

將磁滯回線上對應於不同的值磁化以後得到剩磁另做一條曲線叫做剩磁場線。注意該曲線的縱坐標是仔細觀察剩磁曲線,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1)曲線在附近嚴重彎曲,隻與不成線性關係。

2)曲線在±9很大時進入飽和狀態,不再隨開線性變化。

3)隻有在剩磁曲線的中間一段,才能近似的認為是線性段。

以上三特點非常重要,因為在錄音機以及錄像機的音頻記錄過程中,必須使磁記錄的範圍置在剩磁曲線的中間一段。利用該段曲線的線性性質陡得破記錄時信號不發生失真,即對一定範圍裏的信號當其幅度變化時,對於從電到磁,都具有相同的轉換係數。而視頻記錄由於采用調頻記錄方法,對於剩磁曲線無嚴格要求。

二、磁性材料

不同的磁性材料具有不同的磁滯回線,因此,根據磁滯特性不同,磁性材料可分為兩大類。

1.軟磁性材料

特點在於矯頑力小,磁滯回線瘦長,麵積小。這些特性說明軟磁性材料導磁性較好,剩磁小,磁化後易於消磁,是做磁頭的好材料。

2.硬滋性材料。

特點在於剩磁大,矯頑力開大,磁滯回線胖大,麵積大,這些特性說明適它於存儲信息,是製作磁帶的好材料。

通常以矩形係數入來表示磁性材料,人是最大剩磁與飽和磁通的比值。小通常代表軟磁性材料大通常代表硬磁性材料。

三、視頻的錄放特性

1.視頻信號的記錄特性

在錄像機中,圖像和聲音的電信號是不能直接記錄在磁帶上的,必須通過磁頭將信號電流轉變成辭場開,然後磁化磁帶,即在磁帶上產生剩磁。由於剩磁是隨信號電流的變化而變的,所以經過這個過程就可將電信號轉變成磁信號而記錄在磁帶上。下麵這個公式可以表示電信號與磁信號的關係。

其中是在特定條件下的比例係數。

這就是剩磁感應密度的式,可見公式裏包括有記錄電流的信息。

在磁記錄試程中,當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電流通過磁頭中的線圈細,線圈所纏繞的鐵芯就會感應出相應的磁通,磁頭縫隙處就會產生漏磁場,如果磁頭與磁帶在接觸有一個相應的運動,在磁即會產生與信號電流相對應的剩磁。

磁帶上形成了一個空間分布的剩磁信號,它不僅極性隨信號電流正負變化,而且磁力線也隨電流幅度的大小由密到疏。一個電信號的周期對應於一個磁信號的周期,我們把一個周期磁信號在磁帶上所示表的長度稱為記錄波長。

由於記錄波長受到磁粉顆粒大小的限製不能無限小,而視頻信號的記錄頻率遠遠高於音頻信號的記錄頻率,所以要提高記錄信號頻率就必須提高磁帶的相對速度,因此錄像機的視頻記錄采用了旋轉磁頭記錄方式。

要使能很好的記錄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磁頭的縫隙應該足夠小。即磁上的每一個小單元通過磁頭縫隙時,信號電流不會發生突變。也就是說,磁帶上的小單元通過磁頭縫隙的時間要比信號最小周期的一半小得多,否則,當磁帶上的小單位時間內通過磁頭縫隙,電信號已發生較大變化,其剩磁值隻能代表離開磁頭時所對應的電流信號值,因此對信號取樣過稀,便不能反應電信號的真實情況。

由於時間與磁頭縫隙成正比,與相對速度成反比,所以,提高錄像機視頻磁頭與磁帶間的相對速度,減小視頻磁頭的縫隙是有利於準確地記錄視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