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錄像機的記錄原理(二)(1 / 2)

2.視頻信號的重放特性

在視頻信號的錄放過程中,視頻記錄磁頭與視頻重放磁頭是共享同一個磁頭。在重放過程中,當磁頭接觸磁帶時,磁帶上剩磁場中的磁力線就會通過磁頭縫隙進入磁頭,穿過線圈纏繞的鐵芯,由於記錄電信號是變化的,磁帶上所磁化的剩磁也是變化的,隨著磁頭在磁帶上的移動,穿過磁頭線圈的磁力線也在變化,所以,根據電磁感應公式,即磁頭線圈中即會感應出電動勢來,必須指出,磁頭感應的電動勢並不是與磁通的大小成正比,而是與磁通變化率成正比。

根據電磁感應定律可以看出,磁頭線圈感應出的電動勢並不與磁通即剩磁感應密度成正比,也就是說重放特性不可能還原成原來記錄時的頻率特性。

谉使記錄時各頻率的電流相同,剩磁也相同,但重放後各頻率的感應電動勢也不相同,這是因為除了與成正比,即有每倍頻程增加的關係。此外感應電動勢與記錄電流之間還有90°相移,而且在實際上這條曲線的高低頻都會有損失,所以重放特性必須加以校正才能恢複原記錄信號的樣子。

四、重放中視頻信號的損失

在理論上,重放感應電動勢與頻率成正比,其特性成線性關係。但實際中是這樣,在這條曲線的高頻段,低頻段都會變形,這種情況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1.縫隙損失

在回放過程中,記錄在磁帶上的信誇頻率不同,其記彔波長也不相同。如果有的記錄波長很小,當記錄波長等於磁頭縫隙寬度時,磁力線就不會穿過磁頭,因為在磁頭縫隙兩邊是同極性磁板。

在記錄波長是磁頭縫隙一倍時,磁力線最容易穿過磁頭,此時感應出的電動勢也最大。

從以上可從看出,要想提高視頻信號上限記錄頻率,必須減小磁頭縫隙。目前國外的錄像機視頻磁頭縫隙已經做到0.2微米。但是磁頭縫隙不是越小越好,因為這不僅使製造增加困難,成本提高,而且在記錄和重放時磁力線與磁帶交連過少,從而降低了磁頭的靈敏度。

2.低頻損失

重放性除了有縫隙損失等其它一些高頻損失外,還會有低頻損失。這是因為記錄波長以致+遠遠大於磁頭縫隙,有部分磁力線必須通過空氣才能到達磁頭。

3.實際重放特性

在考慮了高頻、低頻的損失後,實際的重放特性。顯然這樣的重放特性如果不加校正是不能使用的,所以任何一個利用電磁原理記錄和重放信號的係統都必須加校正電路,以補償它的高頻段及低頻段的損失,將可利用範圍增加到10個倍頻程左右。

第二節 圖像記錄與聲音記錄的區別

圖像記錄與聲音記錄都是基於磁性記錄原理進行的,但是,由於視頻信號頻帶比音頻信號頻帶範圍寬,所包括信號頻率成分豐富,因此在具體執行記錄時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麵具體說明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