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生無邂逅(1 / 1)

對我而言,有一個詞一直很神秘,而此詞提示的場景也令人神往。

這個詞叫“邂逅”。

該詞的字形並不好看,像某種上古的怪獸。而其音——說實話我這兩年才會讀,或邂或逅老是讀不準其中之一。但我始終留意著(或肉麻點說)鍾情著邂逅的事情。

邂逅首選是佳人,如果出門遇上收電費的則太沒詩意了。邂逅就是邂逅我們想邂逅的人。不僅美女需要邂逅,任何使人們平庸的生活變得有趣的人都值得邂逅。譬如在天安門廣場邂逅正在騎自行車東張西望的喬治·布什先生,在火車的鄰座邂逅一位大昭寺的喇嘛。一次,我在沈陽中山廣場遇到一群日本老年旅遊者。其中一人與我攀談,說光複前在中國當過兵。他說沈陽太髒了。我壓抑著怒火,對這個日本侵華老兵說:最髒的是你那雙手!他驚愕得不知所措。這種邂逅是一次倒黴的經曆,對他對我均如此。

在小說中特別是近年大熾的散文中,邂逅是必不可少的,豔遇都讓這些作者碰上了。讀過之後,即知大多虛假,隻是企圖邂逅而已,然後抹上一些粉紅或淡藍的情調,供小兒女把玩。

邂逅讓人心馳,在於它不由人意策劃,而靠天工安排。趕上哪天老天爺手頭不忙,就有閑心安排兩人(一男一女,情投意合,都愛讀布羅茨基或汪國真的詩)見麵,或下雨同在一隻傘下等等,這類事搞電視劇的人知道得最多。就這樣,他們邂逅了,或者說毫無辦法地邂逅了。這種偶然性使雙方暗忖命運正插手這件妙事,至於邂逅之後怎麼發展則可以按下不表,一般都比較俗。

可是,我怎麼一回沒邂逅著呢?多年來在車站碼頭隻邂逅幾位采購員、皮貨商人和農民企業家者。可見,邂逅是個無法信賴的詞。如果它指的是偶遇,偶遇之後又怎樣呢?交談瓊瑤的小說?就算我們能下這種肉麻主義的狠心,可每天都遇到川流不息的人,誰算得上與我們邂逅了呢?邂逅像哈雷彗星一樣少見。或者說人生無邂逅,隻是在文人需要搞鬼時才把它搬出來唬我這樣無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