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芊芊細腰(1 / 2)

數十個後生揚著長長的桃花花藤,在花台的台道上跑了一圈,喊過之後,總錄事媽媽笑容滿麵的大聲喊道:“姑娘們,上花台啦!看官們,捧捧場啦!”

總錄事媽媽話語一閉,花台上,立即銀錢聲聲不絕於耳。圍著花台小桌坐的名士才子們紛紛起身,遙遙舉杯。

銀錢聲絕之後,觥籌交錯之後,“大評花”便正式開場了。

這時,一群梨園子弟走上了台道,花紅柳綠的裝扮,絲竹管弦響起,他們走在長長的台道上,一邊奏著樂器,一邊走向花台中。

這些梨園子弟都是請來助興的,待他們在已準備好的位置上坐定後,總錄事媽媽笑容滿麵地大喊一聲:“撒花!”

頃刻,數十個妙齡少女提著花籃,她們穿過台道,在花台上不停的撒著花瓣。陽光照下來,少女們白皙的肌膚上閃爍著光澤,花瓣都鍍了金,洋洋灑灑地落下。

當這些少女撒花完畢,排成一列,從台道的一側邊依次走下去時,台道的另一側邊上,十八個青樓姑娘排成一列,走向花台中央。

每年“大評花”中所參賽的姑娘,皆出自汴京城十八家上等青樓。每一所青樓派出三位姑娘,這三位姑娘便是在自家的“評花榜”中勝出的狀元,榜眼和探花。所以來參加“大評花”的,都是拔尖的人物。

“大評花”共分為六場。前三場中,抽簽分組,每一組都是十八位姑娘,分別來自十八家青樓,每一場都要評出三位佳人;而後三場中登台的,便是前三場中評選出的九位佼佼者,她們進行最後的角逐,最終選出三位。

名士才子們依據“色、韻、才”對姑娘們進行評選,分別選出在這三方麵的突出者。

首先上台的這十八位姑娘,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衣裳,如迎春苑的姑娘是著黃衣,簪紫花;花滿樓的是著紫衣,簪白花;美錦院的則是穿白衣,簪綠花……妙芊芊就在這十八人之中。

一片花紅柳綠,煞是好看。

“奴家今年十六歲,是美錦院的天巧,請各位公子少爺多多垂憐。”排在第一位的姑娘著白衣,簪綠花,行了一禮。姿色雖然不算上等,但她嬌滴滴的聲音,都能滴出水,眾位公子聽了,心中一陣酥酥麻麻。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眾位名士才子們都被天巧的聲音的韻味所吸引,紛紛在花絹上題寫了詩詞,詩詞後,還要從“色、韻、才”三字中選一字寫上,以表明讚的是哪一方麵。一絹就是一份薦書,最後以薦書的多少分出勝負。

接著,天巧唱了一支小曲,算是展露了才藝。但曲子唱的平常,沒有多少薦書寫給她。

天巧歸位後,第二位姑娘出列,開始了展示。依然是先報上自己的名號,然後展露一段才藝。依次順退下去,每位姑娘都是如此。

妙芊芊排在第八,一身鵝黃的衣裳裹著纖細柔軟的腰肢,一雙杏核眼秋波流轉。輪到她報名號的時候,台上台下尖叫連連,以至於她尖利的嗓音淹沒在了一片鼎沸之中。

妙芊芊不屑一顧地笑了,一扭腰肢,舞了起來。

妙芊芊以楚舞見長,這楚舞是由巫舞演化而來,故而每個動作都似是在祭拜楚人的圖騰“羽人”,“羽人”在楚人眼中,是長著羽毛,可以飛翔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跳楚舞的時候不僅要戴高高的羽冠,而且要手執燦爛的鮮花和雉羽,婉曲流動。

楚舞需要深厚的功力,但此時的妙芊芊顯然用了尚不到一成的功力。她僅僅扭動起柔軟的腰肢,轉了幾圈,便引來一片喝彩。她轉得非常精妙,一個轉,便是好幾圈,就似一簇鵝黃的鮮花,不停地舞動著。

白絳雪看在眼裏,心下暗暗思忖,知她是省著力氣,要和自己進行一場角逐。

其她姑娘早知在賽藝的時候,若是遇上妙芊芊,那便隻有認輸的份兒了。雖然妙芊芊僅僅使了一成功力,但足以贏過這一組的其她姑娘。當她在扭動的時候,紛紛揚揚的詩詞早已從各位名士才子的嘴巴中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