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不能如此“貼近”
新聞觀察
作者:辛冬妹
平日讀報看新聞,對大小報刊的新聞有幾類印象比較深刻,列舉於下,大家都來品讀一下。
“貼”心的話兒說給領導聽。某日,市領導到街道一戶普通人家走訪。新聞這樣報道:秋意漸涼,寒風襲人。市領導×××在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街道辦負責同誌、社區居委會幹部的陪同下,親臨居民×××家,親切看望居民×××。居民×××熱淚盈眶地握著×××的手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老百姓的關心,感謝市委、市政府領導給我們幫助,感謝街道領導對居民的照顧,感謝社區居委會幹部的熱心。我們一定不辜負領導的厚愛,把生活過好……
“貼”在版麵上的照片。某日,市直機關開展大掃除。新聞這樣報道:時近中午的時候,不少機關幹部紛紛走出辦公室,拿掃帚的,撿垃圾的,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創建衛生機關庭院活動中來。在這群人中,有一位身材高大,動作敏捷的中年人,正揮動雙臂,在一塊空地上用力揮舞著掃帚。圖為×××參加機關大掃除。
“貼”睛的剪彩儀式。某地一企業落戶工業園。新聞這樣報道:秋高氣爽,群情振奮。昨天上午,市工業園區一工地上,彩旗飄動,人頭攢動。××企業落戶工業園區剪彩儀式在此隆重舉行。市領導×××、市政府××長、分管工業的×××及企業界代表數百人參加儀式。儀式上,市領導×××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市政府××長致祝賀詞,企業界代表依次發言。然後,市領導×××、市政府××長及企業界代表共同為企業剪彩。
當我們打開報紙或打開電視,想好好看看新聞的時候,心情卻總有些受影響。何故?因為我們看到的新聞,不是注水的太多,就是“剪貼”的太多。時下新聞界的這類“貼”字號新聞,表現方式並非隻有筆者上麵所列舉的幾種。平時,我們還可以讀到更多另類“貼”近性的新聞,諸如會議報道的電視新聞中,“出鏡”次數最多、占時最長的內容總是領導;報紙版麵出現的新聞,大小會議報道,領導“強調”、領導“指出”、領導“說”之類的內容,總是占幅最長;關於企業的報道,報紙版麵總是不惜篇幅,能寫多長則發多長,長則意味著企業付費多,按字數交費嘛,不長怎麼行呢。
新聞界不斷強調踐行“三貼近”原則,什麼時候,新聞的“貼近性”真正回歸本位,不被“借義”、“斷義”或者“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