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想成功理財,就要放棄自己的短識,把目光放在最遠處,而把目光放在遠處則需要下定決心。一個善於理財的人,必定迅速決斷,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因為他的遠大目光,總可以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一個人要想成為有錢人,不能沒有遠見,把目光放在遠處,一旦看到遠處後,就要咬緊牙關、握緊拳頭,下定自己的決心。

當然,下定決心成功理財,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那些為了理財而努力奮鬥的人們,隻有把目標盯在遠處,才能有大誌向和大行動。那麼,遠見是一種什麼東西呢?作家張其金說:“遠見是經過我們深思熟慮,並能對自己將要實現的事情有所規劃的一種構想。”

沒有遠見的理財人隻能看到眼前的、觸摸得著的、手邊的東西,而他得到的必然隻能是身邊的東西。相反,有遠見的理財人心中裝著整個世界,而得到的也必將是全世界的財富。其實,一個人的成功與職業無關,可以是司機、銀行家、普通職員或農民,隻要他能夠心存遠見,都可以成為有錢人。

可見,一個理財人隻要有遠見,就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對於一個有遠見的理財人來說,燈塔其實比馬達更重要,因為如果沒有正確的方向,功率強大的馬達隻能使航船離目的地越來越遠。但對那些想成為有錢人的人來說,隻要他們心中有了遠見,就好比在內心深處有了一盞明燈。

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的佛羅裏達州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自行車廠,當時的世界正處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行車的銷路並不很好。於是,他看到想起了改製造自行車為製造輪椅,將遠光放到最遠處。

經過一番思考,他把自己的理財計劃告訴了另一個合作夥伴。

這個合作人問他:“我們連自行車都賣不出去,製造輪椅又能賣給誰呢?”

戴維森笑而不語。

沒過多久,戰爭終於結束了。

而戴維森經過精心一番改造後,輪椅終於麵世了。由於許多國家都參與了戰爭,戰爭的殘酷,導致了很多士兵傷殘,出行不方便。於是紛紛幾乎都買了輪椅。戴維森的輪椅製造很快就接到了世界各國無數的訂單,暢銷海內外。

很快,囤積在庫房裏的輪椅都銷售一空,戴維森的第一步理財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他的合作夥伴看到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不繼獲利,卻向戴維森提出了一個疑問:“戰爭結束了,輪椅如果繼續大量生產,需要量可能已經達到飽和。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哪還有那麼多的殘疾人呢?”

戴維森微笑說:“是啊,戰爭結束了,那人們又會怎樣呢?”

“戰爭結束了,人們當然希望過上安定的生活,建設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戴維森又說:“那麼,美好的生活靠什麼呢?首先當然需要靠健康的身體去奮鬥,將來人們會把身體健康作為重要的追求目標。所以,我們要將眼光放在生產健身產品上,因此我們現在就要做好準備。”

於是,生產輪椅的機械流水線被廢除了,改造成了生產健身器。

然而,最初的幾年,健身器材的銷售情況並不太好,而這時戴維森去世了,由他的子女繼承了父親的產業。戴維森的子女們始終堅信父親的超前的眼光,仍然繼續生產健身器。短短幾年過後,一直冷門的健身器開始走俏,繼而又成為了人們追捧的時尚健身工具。而當時在美國,戴維森健身器廠隻此一家,可謂一枝獨秀,獨占鼇頭。老戴維森的兒子又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健身器材的品種和產量,擴大企業規模,終於使企業走向了全世界。

從上麵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一個理財人一生的成敗,全係於這個人能夠擁有多遠的目光而決定。同時,當一個理財人具有長遠的目光後,這時他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定,去勇敢地實現這個夢想,盡管成功可能還在看不見的遠處,隻要經過一番努力,最終都會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成為一個出色的理財家,變成一位具有超前意識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