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資料顯示:在有錢人當中,有90%的人從事的是他們喜歡的工作。於是,有錢人告訴我們:假如你現在並不滿意你的工作和理財的狀態,那麼,你試著從事你所感興趣的工作吧,哪怕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開始理財,將是你看到財富最近、最寬闊的視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屬於理財者的社會,所以很多的理財者還在努力為自己的理財夢想,苦苦掙紮著。可以說,在這個理財至上,一切基本都要為賺錢讓路的時代,委曲求全成為現代人才市場上屢見不鮮的事。但是,大多數理財者從事自己的行業,最後並沒有能富起來,而是隕落了,默默無聞了。真正成為有錢人,是那些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懷有滿腔熱情,願意為它而奉獻一切的堅定追隨者。

一位理財家指出:如果我們僅把理財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時,我們不會去重視它、喜歡它,甚至熱愛它。而當我們把它看做是深化、拓寬自身閱曆的途徑時,每個人都會從心底裏重視它。因為那樣理財帶給我們的,將遠遠超出其本身的內涵。理財已經不僅僅是理財,它們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我們構築一段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著名理財雜誌《理財生活》有這麼一句話:“每天都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好好問問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是必須去不懈追求的,這樣的追問可以一直延續下去。隨著生活閱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你的回答也在不斷地成熟。要想和有錢人一樣成功理財,過著你最想要的生活,你要做的就是讓興趣做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興趣充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興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是最好的理財方式。在有錢人的視野裏,他們把自己的興趣當做畢生的追求,把興趣融入到理財之中,讓興趣成為的理財的動力和源泉。

安柏強是一位印尼律師,有一次出差去了法國,事情辦完後,順便到了他居住在法國的哥哥那裏。由於沒什麼事好做,他的哥哥建議他去參觀了一個朋友的雕刻工作室。安柏強雖然完全不懂得雕刻藝術,但是從此迷上了雕刻,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律師這份職業。雕塑的自由與律師的古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興趣所在。於是,他開始頻繁地出入雕刻學校,學習和雕刻有關的知識。此後,他一邊從事日常工作,一邊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雕刻創作。漸漸地,雕刻在他的人生事業、理財規劃中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各種各樣的材料和工具把他的房間擠得滿滿的,於是,他便自己開了一間雕刻工作室。

他的興趣很快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他的作品不斷出現在最新的藝術展上,並且賣出了非常高的價錢,還有不少藝術館要求收藏。於是,安柏強開始在這方麵進行理財,最後他幹脆辭掉了律師工作,全部做雕刻生意。

幾年後,他不僅成為印尼一位很有影響的雕刻家,也成為當地最有錢的富人之一。

安柏強做了自己幹興趣的工作,不僅每天不會被繁瑣的任務感到壓力重重,反而感到是無窮的動力。如果你對當前的工作充滿了興趣,就會把它當成一種樂趣、一個遊戲,每天沉浸其中,你會從中找到人生價值的真正意義所在,並且會把這個興趣做成大事業,成為人生理財規劃中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