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富亦如此。成功的有錢人不會隻是在窮的時候才想到變通,富了以後仍舊如此。因為所謂變通不是以錢的多少來決定的,而是世事使然。
就像開車行駛在馬路上,前麵有一塊石頭,如果隻顧直著往前開,結果可想而知,而如果變通一下,扭轉方向盤繞過去,又是另一個結果。不懂變通,就是直衝著石頭開車,等於給自己設置了障礙。若懂變通,懂得拐彎,前方的石頭繞過去了,而且還能把這塊石頭當成一小道風景。
難怪佛祖說,天堂地獄,隻在一念之間。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最終導致不同的結果。
一位推銷員敲開一家客戶的房門。
客戶正在發著煩,見是推銷的來了,火氣“騰”地一下就起來了,把推銷員罵了一個狗血淋頭,最後讓推銷員“滾出我的家”。
其實這個客戶很善良,隻是一時控製不住才那樣做的。但是,事後後悔又有什麼用?
他一直為此感到深深地愧疚,但是推銷員已經走了,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再來自己家裏,這樣一來,即使是當麵道歉的機會也沒有了。
他鬱悶了好幾天,工作也心不在焉,被上司批評,獎金被扣。
該客戶的障礙,就是隨意地發怒,而又事後後悔。但是,這個障礙是他給自己設置的,他被批評,被扣獎金,也全是因為他自己。很多時候人們遇到的障礙,就是本人給自己設置的。而其實所謂變通,雖然說起來好像很籠統,但具體到某一件事上,就清楚一些了。譬如這個人,他如果在煩悶的時候,能夠分清自己的私事和與推銷員接洽的公事之間的區別,就不會因私費公,更不會最終導致不僅讓推銷員不爽,自己也很不爽的結果了。
變通不僅僅是在心態上,還在於“技術”上。遇到一件似乎比較棘手的事情,如果變通一下,就會豁然開朗,這時候你才恍然大悟,原來拐彎有時候比直走快捷的多!這時候,彎路反而成為了捷徑。
那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農村,沒有什麼文娛活動,最讓他瘋狂的就是街上拉起用布做的銀幕,放露天電影,還有,就是來到村裏的雜耍團。
雜耍團裏真是人才濟濟,會氣功的,會輕功的,會變魔術的……不一而足。他每一次都是早早到場,在最前麵看,後麵陸續來的人就裏三層外三層把中間的表演場地擠個水泄不通。每當這個時候,16歲的他都會覺得有種莫名的優越感,後來他才明白,看到外麵那麼多人擠來擠去,自己卻在第一排津津有味地看雜耍,優越感不請自來。
他承認自己喜歡上了這種優越感,所以隻要雜耍團一來,他就第一個到場。不過,偏偏有一次,他來晚了。
他到的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他心想,沒有機會去第一排了。但是他還是不甘心,試著往人群裏擠了擠,結果無濟於事,這一道道肉做的人牆仿若銅牆一般。
他絕望了,心說這次看不成了。也就在這時,他看見另一個來晚的人抱著一把腿很高的椅子,然後站在上麵。
“我怎麼就沒想到!”他拍一下腦袋,回家也搬了一把高腳椅子。
他站在椅子上看雜耍,人群圍起來的中間那一小塊“舞台”盡收眼底。而且,看起來感覺似乎比在第一排時還要好很多。
其實看雜耍的那些人不是他的障礙,他不搬椅子,也就看不了雜耍。但是,看不了不是因為那些人擋著他,而是因為他沒有搬那把椅子。
不要給自己設置障礙。無論什麼東西放在自己身上都會變得不太好說,障礙也是如此。很多人可以幫助很多人,但是,惟獨不懂得如何幫助自己。
很多人在創業過程當中,都會遇到障礙,隻是,其中一部分實際是本人給自己設置的,和別人或者環境沒有關係。
成功的有錢人懂得這個道理:前方的障礙不可怕,隻要注意不給自己設置障礙,也就相當於已經排除了很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