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注重小錢,用小錢理大財(1 / 1)

有錢人認為,錢是可以生錢的,小錢可以生大財,因此不可以輕視小錢,因為經過良好的運作,小錢同樣可以做成大生意。

而如果現在給你五千元錢,讓你在寸土寸金的鬧市區蓋起一棟大樓,你一定會認為是天方夜譚,這點小錢怎麼可能做成大事?不過有錢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可以憑著這點小錢創造奇跡。得到一個支點,就可以翹起整個地球。

孫曉東懷揣著五千元人民幣隻身闖深圳,現在,麵對平地而起的廣廈千間,像麵對生日宴會上的蛋糕。他躊躇滿誌地開始切蛋糕了:留兩層自用足矣;一至四層出租,每年坐收租金五百萬元;其餘十層全部售出,獲購房款四千餘萬元。除去各種費用,他還淨賺二千萬元。

高樓萬丈平地起,孫曉東用的是巧辦法。

孫曉東初闖廣東,適逢房地產熱,地價瘋漲,要想建房,要麼花大價錢買地皮自建,要麼出資與當地人合建,然後分成。真可謂: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沒錢沒地靠邊稍息。孫曉東沒錢又沒地,可是他不願靠邊稍息,他想到了租地。

於是,他騎著自行車,到處找可租之地,終於找到了一家即將遷往城外的工廠。孫曉東提出,租地七十年,建湘江大廈,建成後,每年交廠方十萬元。他特地向廠方強調:“租期內你們將收入七百萬元。”廠方聽說七百萬的租金,比賣地還多不少的錢,挺劃算的,很快就拍板同意了。

這是孫曉東下的一招妙棋:第一、租地不用像買地那樣預付大量的現款,就把別人的地變成了“自己的地”;第二、在租金上占了大便宜。寸土寸金的鬧市區,兩畝多地每年租金才十萬,與後來他蓋起十六層大樓後僅其中四層的租金每年就五百萬元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雖說租期內租金共有七百萬,但那是要用漫長的七十年作分母來除的啊。廠方得到微薄的租金,失去了七十年的機會。

孫曉東大功告捷,聰明處在於他用濃彩重墨渲染了七百萬這一龐大數字,瞞天過海掩飾僅僅十萬的年租金。

地皮落實後,他馬上又通過新聞媒介向湖南各地廣而告之:湖南省將在深圳市建一“窗口”——湘江大廈,現預訂房號、預收房款,使他輕而易舉地集資三千萬元。他省錢省事搞到了地皮,又走捷徑解決了建房款。建房時,又恰逢建房熱急劇降溫,建房大軍無米下鍋,隻要有活幹、能糊口,虧本也願接工程。孫曉東把工程包出去,不但不用給承建方工程預付款,而且還要求對方墊支施工,大樓建了一半,承建方已墊支了數百萬。

孫曉東未動自身分毫,借雞生蛋,坐擁廣廈千萬間。

現在你還認為小錢無用嗎?有錢人從來不會這樣想,在他們的理財方式裏,小錢可以用來做大買賣,隻要你理財有方,小錢也可以“變”成大錢。

古巴男孩瑞納·埃爾多才十四歲時,就成就相當傑出了。如今,他經營著三種生意,年收入已超過千萬美元。

瑞納·埃爾多是在九歲那年開始小本創業的。那年,憑著父親借給他的十九美元,他開設了一間剪草公司。他獨自一個人,靠一部二手剪草機找活幹。一年之後,他用賺來的錢投資,又買了一台新機器,第三年,又買了五台機器,生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了。

瑞納·埃爾多經營的剪草公司,還將專利出售給美國、加拿大等國對此項目有興趣的人,同時,瑞納還到處去講學,教人如何經營剪草公司。瑞納的公司除了為客戶剪草之外,還兼做掃落葉和鏟雪服務。

瑞納的第二種生意,是開設了一間兒童用品專賣公司。有一次,瑞納進了一萬個膠籃,然後把一些糖果裝進籃中交給零售店,結果一下子就賣光了。瑞納善於組織各種貨物,將它們組合後出售,使客源不斷。

瑞納的第三家公司,是為教青少年如何做企業家提供服務的谘詢公司。瑞納在公司裏教授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如何經商賺錢,還借給他們本錢,鼓勵他們積極創業。

瑞納說:“做生意不在乎年齡大小,也不在乎本錢多少,關鍵要用發財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找出它們能夠生財的支點來,然後你就知道該怎樣做了。”

當瑞納十八歲時,他已經擁有四千萬美元了,成為了古巴最年輕的千萬富翁。

可見,理財是不分年齡大小,本錢多少,隻要擁有有錢人的理財方式和眼光,就會瞅準機遇,用小錢做成了大生意。

所以,有錢人理財會跟沒錢人不一樣,他們在想賺錢的時候,就不會畏懼錢少、不厭利小,尤其是剛開始理財的時候,他們會看重小商品、小利潤,全力去做,最後小投入成了大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