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管住資源理好方案在優化配置中增強貢獻率(1 / 1)

1898年美西戰爭之後,美國摧毀了享有海洋資源霸權的西班牙王國,拉開了美國世紀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一些能夠填補世界超級大國“真空”的國家相繼倒下,隻剩下蘇聯和德國。二戰後德國被摧毀並一分為二,冷戰後蘇聯解體,美國就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經濟透支、使用了原本屬於未來的增長動力。

有消息稱: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已經超出一點五個地球,也就是說隻有一個地球,已經無法滿足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客觀需求。於是,為了滿足奢侈,為了保護既得利益,為了維持生存,或強權、或掠奪、或戰爭、或借貸、或在貧困中掙紮。

世界上有些原本資源貧乏的國家卻成為經濟強國,關鍵是其資源管理戰略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資源都能為其所用,自己沒有煤炭,可以掠奪別國煤炭;自己沒有稀土,可以從他國廉價進口儲存稀土……看似資源貧乏,卻成為很多稀缺資源的富有國。很多沒有人口優勢的企業,卻能將企業王國擴張到全世界,對資源的最佳配置、有效整合、合理使用,極大地發揮了資源效率,是這些企業成長的根本秘訣。

管住資源,不是控製資源,而是有效管理資源。顯然,任何強勢強力強權,巧取豪奪,終究無法操縱壟斷控製資源,最好的方法是遵循資源配置的基本規律,有效開發利用資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很多企業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客觀規律,科學籌劃,合理開發,贏得了先機,實現健康快速發展。未來五年,中國將開啟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轉型,以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部署中國經濟社會從外需向內需、從高碳向低碳、從強國向富民的三大轉型。改革進入“深水區”,推進包括公平正義體現核心價值,調節個稅,縮小貧富差距,形成成熟的公共生態領域等為主要內容的“包容性增長”。這些都為資源配置提出了更多新的課題。國家轉型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必須提前感知這一深刻變化,提前擬定資源配置方案,合理布局產業結構,才能在新的競爭格局中努力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所以,我們必須提前規劃未來,提前盤點我們有多少資源儲備,占有多少稀缺資源,還能整合多少資源。研究製定“十二五規劃”,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新的發展階段資源配置方案。經濟社會的轉型,將會給很多領域帶來新的變化,勞動力資源優勢正在慢慢消失,土地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將更加緊缺,替代資源、循環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本更高,資源結構的巨大變化,將會對建築施工企業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必須從企業實際出發,在“包容性增長”中增強企業的適應性,確定新的發展目標,不斷增強企業的科技貢獻率、管理貢獻率、人才貢獻率、資源戰略貢獻率以及資源配置貢獻率。

依賴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追求大規模高產值的老路,已經越來越難走。要使企業經濟發展符合經濟規律、科學規律、自然規律,提高發展的全麵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全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努力規避資源管理風險。其實,企業更多的時候緊缺的不是資源,而是資源管理能力、資源配置水平、資源開發深度、資源戰略定位。製定資源管理方案,研究資源開發戰略,要盡量減少放錯位置的資源、錯失開發時機的資源、利用率低下的資源、長期閑置的資源。

一根金條是資源,一根柳條也是資源;一顆人造衛星是資源,一顆石子也是資源。每一名普通員工都是社會、企業、單位的資源,每個員工都能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要增強全員資源意識,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合理分配、服從大局,追求資源的最佳配置,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