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管住生態理好環境——減少“亞健康”建設“生態園”(1 / 1)

在第十一個記者節來臨之前,中國記協的一位編輯來電話約稿。作為一名長年工作在一線的記者,也很想“娘家人”能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環境來轉轉。“哈哈,山西有什麼好轉的,沒多少文化有很多錢的煤老板挺多。”記協的朋友調侃,“這些年,對山西文化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些關於煤老板買房買車的故事。”

其實,作為在這裏工作幾十年的山西人,自己深感比竇娥還冤,沒有文化的煤老板能有幾個,而那些關於煤老板的故事有多少是杜撰出來的,有多少是民間演義,又有多少是子虛烏有,也不得而知。不過,這些故事確實對山西的文化生態造成了影響。朋友出差旅途中,本來聊得挺投機,一說起山西人,也無不聯係到“一夜暴富”的“煤老板”文化。外界對山西煤老板的詬病已久,揮金如土,成了媒體對煤老板形象最為直接的表述。

早前在上海,關於安徽人的故事比較多,於是對安徽人在大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影響。後來又有別的省份的人故事多了起來,安徽人在這裏的生態才有所好轉。“某某人擾誰了”,其實真正擾了誰的,也許是極個別的幾個人,但卻連累了一大片。一個將軍可能毀掉一個王國,一個士兵也能毀掉一個王國,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一片生態,毀壞一處環境,將軍與士兵的作用幾乎是等同的。

一個人生存的環境有優劣,境遇有順逆,要麼在困境中崛起,要麼在順境中頹廢,思路決定出路,心態決定生態。生態係統延續的唯一法則,就是物種間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群體與個體的生態是相互依存的,一個集體、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的生態優劣,影響著個體的健康發展,決定著個體對群體的依存度;個體又對群體的生態產生巨大影響力,一筐好蘋果中,如果出現了一個壞蘋果,要麼及時發現將其揀出去,要麼藏在裏麵使整筐蘋果在不經意間都爛掉。

中國足球已無生態可言,中國籃球又陷生態危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別人到你家來,又是一場熱身賽,卻在賽場上引發一場大規模衝突,中國男籃在許昌的賽場混戰、肢體衝突,既破壞了中國男籃的生態,也對本來就十分脆弱的中國體育市場生態造成惡劣影響,損害了“禮儀之邦”的國際形象。粗暴的個性克製一點,野性的拳腳收斂一點,盲目的自尊抑製一點,扭曲的名利淡泊一點,即使輸了球也不至於輸掉了人格國格,如果一個行業總是讓人說三道四,其生態環境至少會處於“亞健康”狀態。

群體的良好生態是由個體生態營造起來的。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生存環境中管住生態,進而著力營造良好的生態。不要對你的生存環境過度開發,過度索取,濫采濫挖,“隻要人人獻出一點愛”,讓你過上幸福的生活,你卻對群體的生態建設漠不關心麻木不仁。一切過度索取都是對生態的嚴重破壞。為人處世,總是要別人幫助,卻從來不向別人伸出援手,“來而無往非禮也”,這是老祖宗在生態建設上留下的箴言。

管住生態的最好方法,是要講索取更要講奉獻。“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這“人人”應該包括每一個人,“美好人間”,就是人人奉獻攜手創造的良好生態係統。幹好工作盡職盡責守土有責是奉獻,高標準高質量滿負荷工作是奉獻,挑戰自我朝自己能力的極限上走是奉獻,開動腦筋積極創新是奉獻,團結協作大公無私是奉獻,維護大局維護穩定維護信譽是奉獻。

激烈的競爭,嚴峻的形勢,惡劣的環境,同樣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同樣的客觀條件下,隻要我們嚴格遵循客觀規律,模範遵守製度規定,堅決執行標準規範,嚴密恪守法規紀律,時刻牢記工作職責,就能為我們所處的生態環境增加幾分安全感。建設良好的生態十分困難,但破壞生態卻十分容易,而且,一旦良好的生態被破壞,恢複重建更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成千上萬的員工沐浴著優秀的十二局文化,共同營造著十二局集團的良好生態,進而贏得了優越的市場環境。然而,環境總是因內外條件變化而變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始終影響著生態係統。每個人每個單位每個項目每個企業,應該準確判斷自己的生態環境,應該敏銳地發現裝在筐子裏的“爛蘋果”,應該善於感知局部生態的荒漠化,應該精心嗬護我們賴以生存的企業環境,應該為維護我們共享的“生態園”立足崗位作貢獻。

隻有推進生態意識的覺醒,拓展淨化心靈的綠地,才能培植基業長青的根基。

2010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