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下旬,謝亞龍受審,當庭翻供;周正龍出獄,一個勁地喊冤。翻供的謝亞龍,因為難以找到遭刑訊逼供證據,不了了之;喊冤的周正龍,也因為沒有多少擁躉而自下台階,聲稱還要繼續找老虎。
他們都在尋找,都想找到點什麼,都想給自己一個證明,都想清洗那點汙垢。這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本能反應,也是法製社會無可厚非的維權行為。周正龍找與不找,都對社會影響不大,也沒有多少人理會;謝亞龍的尋找,則非同一般,要影響很多人的視線,牽動很多人的神經。
對於中國足球,詬病已久且不斷升級。早先隻是抱怨臨門一腳太臭,後來是整個國足都很臭,再後來臭的就不止那隻腳了,包括吹哨子的那張嘴、包括管腳管嘴的頭頭腦腦、包括管頭頭腦腦的那些首腦們。公平公正的競技場、生態良好的綠茵場,一旦失去了公平、破壞了生態,風氣壞了、環境壞了、文化亂了,身在其中,尚能獨善其身,出汙泥而不染者,難能可貴!不過,如果一池汙泥不是有機肥,而是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汙染物,這蓮藕無論如何潔白,也很難洗清骨子裏的毒素!
應該找尋那些流失的感動與真誠、善良與美麗、光榮與夢想,但我們更應該注重建設積極向上的優秀文化、奮力打造風正氣順的思想環境、努力開發健康和諧的發展空間。現在微博流行一個口號:尋找正能量。但願這種尋找別演變成編造正能量、包裝正能量、虛化正能量。對於當下中國而言,遏製負能量比這種艱難的尋找更重要。某種程度上,遏製也是建設,正如沐浴陽光,必須驅散陰霾。任何種子要長成參天大樹,前提是擁有適宜的陽光、空氣、溫度、濕度和水。否則,就宛如在遍布地溝油的時代縱論美食。遏製負能量,就為建設正能量贏得了時間,騰出了空間。
建設需要信心、信念、信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的愛國情愫,集中表現在對現實完全喪失信心,“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於是,他出於對負能量的無能為力,極度悲憤,消極厭世,寧願“葬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為正能量建設付出艱苦的努力。信心、信念的缺失,信仰就會脫離現實的基礎,就會變成隨風飄蕩的浮雲。在喧囂繁雜的環境中,隻有堅定信心、堅守信念、堅持信仰的人,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才能透過雜亂傾聽到天籟之音,才能全麵、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建設需要底氣、底蘊、底線。負能量不可怕,可怕的是底氣不硬、底蘊不厚、底線不支。底氣是可以互信的自信。隻要心中有底,不論你如何低調做人,別人都能感受到你高調做事的自信。財富、學識、專項技能、社會資源、良好信譽,這些通通都能成為你的底,並產生底氣。有了底氣,還有底蘊、底線,這樣,底氣才有一片生態,才能變成一股向上的真氣,才能生成醞釀正氣的能量。一個人沒有底線,就什麼都敢幹;一個社會沒有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堅守底線,企業不會弄虛作假,學者不會指鹿為馬,裁判不會大吹黑哨。在這個層麵上,底線就是生命線。
建設需要自重、自立、自強。正人先要正己,正己方能正人,無私才能無畏。“從我做起,向我看齊”,需要氣魄,需要勇氣,需要內力。容易做到的是尋找自身的缺點、缺失、缺憾,這樣比在別人身上下工夫,花的精力要少得多。整體風氣好壞,都與個體緊密相關,自重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強的基礎。個體強整體強,個體弱整體就不可能等強。剛出廠的汽車輪胎有問題,新買的保溫瓶內膽有問題,新建的機製關鍵點不覆蓋,不等強!不等強就會留下隱患,就會留下硬傷,就會影響整體功能。
任何一個誠信缺失、風氣惡化的團體,一旦災難來臨,以往積累的信譽就像日曆一樣被一頁頁撕掉,輿論場也將變成沒有任何公信坐標的荒蠻之地,成為最原始法則主導的草原和叢林。中國絕大多數部門都是好的,絕大多數官員也都在勤奮工作。這些部門就像中國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線上的一個個調度長和值班員。但當出了重大責任事故,發生足球場大麵積貪腐,任何當事人和部門都無權用自己的成績和好心進行申辯。因為黑哨、假球不接受任何辯解,傷亡不接受任何辯解,瘦肉精、三聚氰胺不接受辯解,海域的大麵積汙染也不接受任何辯解。
某些行業、某些專業、某些職業,有時可能會因為某些個體行為的不檢點,甚至是群體的不努力,引起公眾的不理解、不信任,首先不要急於尋找辯解的依據,而應該想方設法將褲襠裏的“黃泥巴”抖摟出來,以百倍的“辛苦指數”,努力調低公眾的“責備音量”,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作風,提升素質,優化環境,改善生態,再造良好發展空間。
2012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