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競標,實力強、質量優、信譽好的企業落標;能力弱、信譽差、甚至劣跡斑斑的企業靠中介中標。這是招投標競爭中的逆淘汰。“精忠報國”的嶽飛鬥不過秦檜,梁山好漢鬥不過高俅,小人得誌,君子失意,是逆淘汰。療效好、價格低的藥拒之門外,高回扣、療效差的藥大行其道,假冒偽劣打敗了質優價廉,是逆淘汰。李白以其過人的聰穎,雖能讓高力士“臨時性”脫靴,但在逆淘汰的環境中,終究擺脫不了遊山玩水客死他鄉的命運。
所謂逆淘汰,就是好的鬥不過壞的,君子勝不過小人,傑出比不過平庸,優質競不過偽劣,真理傳不過謊言。逆淘汰理論是英國著名優生學創立者高爾頓提出來的。根據進化論原理,社會可以製造適者生存的環境,同時也可以製造應該被淘汰的劣者繁殖的機會。逆淘汰是人們錯誤活動的結果,具有臨時性、特定性,最終還是會遵循正常的淘汰規則,所以從根本上說不違反進化論。
財富、經營、人才、官場、行政、機構、改革、體製、學術、道德等很多方麵都有可能出現逆淘汰。逆淘汰一旦在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一段時間裏聯結、強化、突現,就會消解“擇優汰劣”的良性機製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造成社會進一步分化以及不和諧,毀壞改革和改革者的聲譽,甚至成為社會發展的阻力,對積極因素形成破壞力,對進步力量構成殺傷力。
一個單位、企業、團體、領域、行業、社會,逆淘汰現象多發、頻發,健康就出了問題,甚至對肌體造成致命打擊。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每一個研究人類災難史的人都可以確信,世界大部分不幸都來自無知”。無知是素質低下的原因,素質低下是災難的原因。一切社會現象,無論是文明的還是醜陋的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人的素質決定文明活動和發展的水準。人性中那些踏實、正直、奮發向上的品德被淘汰了,虛偽、輕浮、吹牛拍馬等低劣的行為就容易張揚。
投機、浮躁的風氣滋長,就為逆淘汰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世界知名大學,雖然教學方法各異、專業設置不一、崇尚文化不同,但在科學評價體係、質量控製體係、教育價值觀和學術價值觀等方麵具有很強的趨同性,其根本目的是讓急功近利、投機鑽營、為追逐豐厚利益搞“社交學術”,通過潛規則獲得資源和頭銜等醜惡現象得到有效扼製。
“端正考風,嚴肅考紀,接受祖國挑選;沉著應試,努力拚搏,爭取優異成績。”、“考過高富帥,戰勝富二代”、“清華特招生不想去,北大提前批在考慮”。不同時期出現的高考“對聯”,或喊政治口號,或貼時代標簽,或現阿Q心理。“擇幼”、“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中國的孩子,也許是全世界最緊張、最吃苦、最受累、最沒有幸福感的孩子;占用豐富資源,消耗巨大精力,付出巨額成本,中國高等教育規模,早年就已穩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們收獲了多少人才?特別是前沿科技人才、世界高端人才?“混學分”、“混日子”、“混文憑”、“不想學”、“玩遊戲”,一些普通院校,學生學風滑坡,讓高考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斷送了莘莘學子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