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方案預控,是管好項目的基礎。一套科學完整的施工組織方案,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效率,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減少浪費,規避風險。
在外部條件、生產要素完全具備的情況下,方案就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在同一條線上,有的項目一路順暢,安全、工期、質量、效益各項指標,凱歌高奏,從起點“笑”到終點;有的項目始終無法擺脫難題的困擾,處處起火冒煙,矛盾層出不窮,甚至進入工期、安全的“緊急狀態”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巨額虧損的境地。這些都與方案的科學完整性有密切關聯。有的企業專項施工能力健康成長良好發育,一路走上行業高端;有的企業卻總是不在狀態,施工能力無專長,企業管理無特色,隻能靠生產低端產品維持生存。關鍵就在於有沒有一支過硬的專家隊伍,始終站在相關領域的市場前沿,對於高精尖項目的施工方案準確擬定、嚴格審查、嚴密組織、科學預控、過程優化。
一套科學的方案還沒有付諸實施,就預示著項目已成功了一半,嚴格實施過程中的方案管理,就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套失敗的方案,在其實施之前就“命中注定”了失敗,隨著工程的進展,或者付出巨大的成本,奮力糾偏,事倍功半,或者任其發展,將項目引向痛苦的深淵。正確的方案來自於科學的思維方式,細致的現場調查,廣泛的科研論證,完善的決策機製,豐富的實踐經驗,權威的理論基礎,合法的政策依據,暢通的信息渠道,快捷的傳導係統。擬訂方案,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緊密聯係實際,在大方案正確的前提下,給小方案的實施預留一定的可變空間,進而發揮現場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在現場與專家的良性互動中,促進方案的整體優化。方案不能複製,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在實施過程中教條地理解方案。時空條件發生變化,生產要素發生變化,方案就要隨之及時調整。所以,方案實施過程中,執行終端還要心領神會,融會貫通,善於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和修正方案,以超強的現場糾錯能力,追求方案管理的最佳狀態。
特殊方案的擬訂,還要進行預演、試驗,甚至是破壞性檢查,力求在方案實施之前,將各種矛盾和問題充分暴露出來,製定因應對策,確保萬無一失。絕不能出現由於對事物認知的局限性,或者對權威的迷信,而掩飾矛盾、屏蔽問題,給方案實施埋下“定時炸彈”。有時,為了應對現場突變因素,還要拿出一套或幾套預案,遇到緊急情況迅速啟動預案,防止因方案滯後,使現場“心肌梗死”,危及項目“生命安全”。
特定情況下,由於我們缺乏工程設計的話語權、關鍵技術的權威性,以至失去了方案預控的關鍵要素。越是這種情況,越要爭取主動。要在製定方案之前,廣泛運用自己掌握的各方麵知識,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弄清設計意圖,熟悉相關政策法規,整合優勢資源,打破技術權威,站在更高層麵上,替業主著想,為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從優化設計入手,優化施工方案。進而,通過優化方案,優化企業的整體形象,樹立起企業在業內高端產業中製定方案的權威性,增強企業在行業的公信度。
方案預控,“預”在實施之前,“控”在過程之中。“預”的超前性、係統性、科學性,決定了“控”的效率和成敗。科學方案擬訂之後,執行就是關鍵因素。必須按方案配足配齊生產要素,既不能短缺,也不過剩。任何短缺和過剩都會影響方案的科學性。方案落實到現場,要通過建立剛性約束機製,嚴肅追究方案落實不到位,給企業造成損失、增加管理成本的責任人,切實增強方案管理的執行力。嚴格崗位培訓,全麵提升現場管理者的綜合素質,要在最短時間內熟悉方案、理解方案、徹悟方案,保證方案各種執行信息不折不扣地傳遞到終端,實現方案的正確“交底”,真正營造良好的方案執行環境。通過有效的方案預控,為企業創利創譽,改善企業的生態環境,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產業鏈升級。
2008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