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社會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倫理價值需要。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征和獨有品格。中國鐵建將“誠信和創新”作為核心價值理念,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推進企業發展,以誠信為最大智慧贏得天下用戶。市場競爭中的企業,有了不竭的動力和忠誠的客戶群,“健康長壽”就有了保障。
誠,指真誠、誠實;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誠”與“信”合起來作為一個科學的道德範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誠信,對個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對企業而言,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對社會而言,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求誠實守信。因為一方麵,日益擴展的市場關係逐步構建了彼此相連、互為製約的信用關係鏈條,另一方麵,這種信用關係鏈條也維係著複雜的交換關係和有序的市場秩序。從一定意義上講,誠信是市場經濟的“芯片”,沒有誠信,等價交換就無從談起;沒有誠信,市場秩序就無從談起,市場經濟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創新,顧名思義,即創造新的東西,含有始創、首創之意。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就是創新。一個民族,隻有在不斷創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斷增強;一個國家,隻有在不斷創新中,生機活力才能不斷煥發;一個企業,隻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
誠信和創新是永恒的。不是在某一時期,為了某種需要,滿足某種訴求,應付某種場麵,才講誠信,才進行創新。誠信和創新也不是為了應急,不是裝潢門麵,不是作秀,而是企業實現健康發展的自覺行動和必然選擇。離開了誠實守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就寸步難行;離開了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與時俱進便無從談起。誠信是塑造企業形象和贏得企業信譽的基石,是競爭中克敵製勝的重要砝碼,是現代企業的命根子。誠信不僅產生效益和物化的社會財富,而且產生和諧與精神化的社會財富。在市場經濟社會,“顧客就是上帝”,市場是鐵麵無私的審判官。企業如果背叛上帝,不誠實經營,一味走歪門邪道,其結果必然是被市場所淘汰。誠實守信是中國鐵建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而且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無論是企業自身實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強與提升,還是企業內外關係的優化與完善,本質上都需要誠信並且離不開誠信。創新存在於企業管理、生產經營的方方麵麵。沒有技術創新,就沒有建築產品的升級換代,就沒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沒有現代智能化建築;沒有管理創新,成本就會失控,企業就會在傳統的桎梏中,陷入僵化而難以自拔,特別是處於同質化競爭的施工企業更無法獲得比較優勢;沒有製度創新,就沒有優秀企業的層出不窮,中國企業就不能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依勢變化,因勢利導才能取勝,企業隨時都有棘手的難題,頃刻風雲變幻,瞬間峰回路轉,而善於把握各種因素,於微妙之中推波助瀾,猶如水流隨地形靈活變化,作戰不拘守常法,這就是堅持創新的戰略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無法回避市場信譽評價機製,隻有主動應對,以創新為動力,誠信經營,才能在信譽評價中力爭上遊。十二局集團正是以此在市場征信係統中占據了“排頭兵”的位置。企業在投資與投機、成功與失敗之間有時僅是一念之差,投機可能帶來一時的暴利,隻有踏實經營,堅持誠信創新的核心價值理念,才能帶來企業的永續。
2006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