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光榮與責任(1 / 2)

2008年,十二局集團拿回了這樣幾塊金牌:經營承攬、完成產值、經濟效益、企業信譽,均列中國鐵建係統第一名,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稱讚為“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隊伍”。

這是全體十二局人的光榮與驕傲。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驕傲”一詞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一種是自豪,因為自己或者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良品質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取得輝煌的成就,我們有理由為之驕傲。但我們更要保持理性的心態,更要看重自己的責任。自豪感、光榮感隻是短暫的快感,如果將榮譽作為“興奮劑”長期服用,會使人的身體受到傷害;隻有責任感、事業心,才能使我們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我們的市場信譽與日俱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打拚中長久地維護我們的威信與尊嚴。

因為金牌永遠隻代表昨天,它隻給明天抬升了競技平台,卻無法替代明天的比賽成績。更因為競爭對手都在不斷超越,都在以你為參照係,都在以你為競爭的假定目標,甚至設定了超越我們的更高目標。每年都有很多企業到十二局集團學習取經,學習並不是“臣服”,而是借鑒,而是“師夷長技以製夷”。所以,競爭將會由此更加激烈。如果不付出艱苦的努力,不與時俱進,不改革創新,隻將今天的紀錄保持到明天,就可能失去優勢。

越高的評價,是越大的壓力,是越重的責任。我們共同創造了十二局信譽,我們共同擁有這筆財富,但我們也必須從本單位、從個人的視角,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方麵“難副盛名”。雖然,對於整體來說,個體的問題瑕不掩瑜,但任何瑕疵都會對整體的品質構成巨大的威脅,任其發展,甚至會造成“蟻穴潰堤”之患。僅靠某些個體的力量或少數單位的力量,很難成就十二局集團的整體信譽、“團體冠軍”。不過,損害一個企業的信譽,個體的作用就無法估量。所以,越是取得巨大的成績,我們越要齊心協力,越要萬眾一心,共同去迎接新的挑戰,共同去攀登新的高度,共同去追求新的目標,共同去實現新的夢想,共同去創造十二局集團新時代。

成績麵前,榮譽麵前,表揚麵前,我們一定要學會冷靜思考,學會“對照檢查”,學會跟自己較真。新年伊始,召開十二局集團財務狀況分析會,數據間嚴密的邏輯聯係,展現出企業2008年規模與收益率同步增長的喜人局麵,各項綜合指標一路上揚。麵對這個豐收年,董事長張宗言卻引導大家“回頭看”,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各單位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是不是還有應收的錢沒有收回來,該創的效益沒有拿到手。在各種數據的比較中,優勢、劣勢、問題、缺陷都一目了然。成績麵前沾沾自喜,就會影響我們的智慧,限製我們的視野,束縛我們的思維,降低我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甚至對問題視而不見,對矛盾司空見慣,其客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市場信譽就是高標準,領導表揚就是嚴要求。對於積極向上、永不滿足、具備優良品質和優秀文化的企業來說,有時候領導表揚比批評更可怕。因為批評是領導者的智慧,直接指導我們的工作,領導者站在高處更能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的實質,隻要措施得力,及時修正,就能提高工作質量,很容易向更高的台階攀升;而表揚就不一樣了,因為受到表揚,獲得榮譽,並不能說明你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這些問題隻能靠自己的智慧去查找,而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將榮譽置換成責任,將表揚置換成壓力,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創新自己的優秀文化,時時刻刻高標準,事事處處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