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學學沙克金的教子經(1 / 2)

俄羅斯僑民沙克金是哈爾濱一家汽車修配廠的老板,他教育兒子成長的經曆,可以給中國年輕的父母一定的啟示。

及時的覺醒 沙克金祖籍俄羅斯韃靼斯坦,塔塔爾族。他和中國的父母一樣,十分疼愛自己的一雙兒女,尤其是對兒子小穆拉丁更是嗬護有加。在兒子還是孩童時,沙克金就常帶兒子去爬山、遊泳,以磨煉兒子的意誌,想讓他早日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盡管當年的沙克金家和中國許多家庭一樣並不富裕,但他對孩子提出的各種物質要求還是盡量予以滿足,他覺得這是對兒子愛的表現,也是做父親應盡的責任。

一次,兒子看到有的小朋友在玩電子遙控車,嚷嚷著也要買一輛。盡管這種玩具車的價格不菲,對他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沙克金還是毫不猶豫地給兒子買了回來。雖然此後一周時間全家沒有吃上肉,可是看到兒子神氣十足地玩著遙控車,沙克金心裏還是特別地舒坦和滿足。

但沙克金很快就從兒子的行為中發現了不正常:小穆拉丁一直獨占著遙控車,不讓姐姐玩一下。如果姐姐實在想玩,就要用自己的小食品來換。一天,小穆拉丁剛吃完姐姐的那份小食品後,立即就來奪遙控車,姐弟倆為此發生了爭執。小穆拉丁惱羞成怒,猛地奪過遙控車,“啪”地摔在地上。這引起了沙克金的沉思:這麼小小的年紀,竟這樣不愛惜財物,這麼霸道自私,繼續下去,怎麼得了!於是,沙克金將兒子按在床上,照著屁股就掄起了巴掌……

小穆拉丁13歲時,沙克金帶著妻兒返回俄羅斯探親。初到俄羅斯,小穆拉丁充滿了好奇和快樂,但新鮮勁兒一過,他感到無奈和無聊。因為“老家”的孩子每天放學後,總是幫助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而小穆拉丁對家務勞動是從來不聞不問的,自然有很多玩的時間。可在那裏是沒有孩子陪他玩的,這使他整日情緒低落。

有一天,沙克金在家中宴請一位朋友,他正在廚房忙碌,朋友也還沒上桌,小穆拉丁已把菜肴端到自己跟前,旁若無人地吃了起來,弄得滿桌一片狼藉。麵對兒子的舉動和朋友詫異的目光,聯想到朋友家孩子待人的彬彬有禮,沙克金尷尬得無地自容。飯後,沙克金要求兒子收拾碗筷,孰知小穆拉丁根本不理不睬,並振振有詞地說:“國內的孩子不都這樣嗎?我有什麼特殊的?”兒子的回答令沙克金瞠目結舌,惴惴不安。和自己朋友的孩子相比較,深感對兒子教育的失敗,意識到今後真的不能再嬌慣和溺愛兒子了,否則就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慣子如殺子。”

獨特的教育 1993年6月,沙克金辦起了汽車修配廠,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女兒被送到日本留學,兒子也長大成人,成了具有中國國籍的英俊小夥。然而,由於嬌生慣養,中國某些孩子普遍存在的不肯吃苦、好吃懶做、依賴父母的弱點在小穆拉丁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認為兒子花老爸的錢天經地義,隻要老爸有錢,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沙克金想,兒子既然已經長大,就必須讓他懂得生活的艱辛,創業的磨難。要讓他逐步學會做人,學會獨立。隻有這樣,將來才能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漸漸地,一個教子理念逐漸形成——“再富也要窮孩子”。他認為,無原則地滿足孩子金錢和物質上的欲望和需求,無疑是坑害孩子。從此,沙克金對兒子的花銷開始控製。

一天,他把小穆拉丁叫到修配廠,對兒子說:“你現在已經長大了,從今天開始在這裏打工,到時候我給你開工資,由你自己賺的錢支付你的生活開支。”兒子急忙說:“我最討厭修配廠了,我這輩子都不想幹這個行當。”沙克金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問題是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錢,你也一樣。你現在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錢掙到手。其實修配廠現在並不缺人,是看在你是我兒子的分上,我才給了你這個機會。希望你通過勞動體會一下父母的艱辛和賺錢的不易。”聽了父親的話,小穆拉丁隻好極不情願地去車間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