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人類有三種弱點:虛榮、迷信和追求有形財富。

所說的“弱點”,不同於過失以及罪惡。虛榮和財富姑且不提,看一看迷信。

迷信當然不同於宗教,宗教是信仰。我的感覺,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迷信,包括知識分子與科學人士。

有些迷信與習俗關聯。俄羅斯人出門見了貓,覺晦氣。為什麼晦氣呢?這是文化遺傳。而自覺晦氣的人,情緒低落之餘,一定在一天的事情中找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晦氣成立。

有些迷信和罪有關。比如貪贓的官員在家裏供奉佛像,頂禮膜拜。禮拜原本是正覺,與迷信無關,但貪官以迷信的態度對待宗教。他們貪贓之後,內心不安,用禮拜平衡。佛經上無一字寫著神明庇佑不義之財,貪官愚癡,就這麼辦了,到頭來,讓法給辦了。

第三種迷信和兒童相關。兒童的可愛與迷信有關。迷信這個字眼固然不好聽,但兒童們相信神異,為之癡迷。兒童們不僅迷信,而且能夠創造迷信。他們的迷信天空、河流、動物、種子。他們相信核桃裏能長出一個小人兒,相信樹在夜裏行走。人迷信的習慣,大約就在童年養成。

人長大之後,知道了飛機的工作原理,地球與太陽的運行規律,不再相信核桃裏長出一個小人兒,但還保存著自己的秘密習慣,比如帕瓦羅蒂在演唱時,燕尾服左邊的衣兜要放一根鐵釘。

這些秘密的習慣,即迷信,於人於己均無害,有一些或許可以成為點綴或風格。但人度過了童年、青年,經曆了成敗利害之後,才知道這一輩子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自己。而相信自己與不相信自己,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生的價值。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法:“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真讓人糊塗了,佛在勸人別拜佛嗎?佛說:信你自己的心吧!當然,這是人們沒有汙染過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