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霎時靜下來,這也是全體觀戰人員共同的疑問:論年齡、體力,35歲的賀子勝怎能是21歲餘立颯的對手?況且誰都知道,賀子勝已經幹了多年防火工作,沒有時間經常進行執勤崗位業務訓練,他怎能贏餘立颯!
賀子勝麵對餘立颯,微笑著,抬手指指自己的腦袋,“為什麼?因為我不僅會用體力,還會用腦。任何一項業務技能訓練科目,都是體力、耐力與腦力的三重結合,想要取得好的成績,三項缺一不可。比如掛鉤梯,兩次轉身、一個射窗,怎樣才能更快、更準?不僅要靠體力,還得結合自身實際琢磨出好辦法。如果僅憑體力優勢蠻幹,可以出好成績,但絕對不能出頂尖的成績。這個道理,放在我們的防火工作上,同樣適用。”
他拍拍餘立颯的肩,“小夥子,再加把油,你一定可以超越我。”
賀子勝其實贏得很不輕鬆。這兩三天,他每晚都會來特勤大隊“加餐”。比賽固然險勝,但想想過程,著實捏一把冷汗。他不能不承認,餘立颯繼承了餘滿江的天賦,確實是一棵幹消防的好苗子,應當放在一個更能發揮其優勢的崗位。可是,一想到趙芳嫂子當年的囑托,他不得不違心而為。
懷著這樣矛盾的心理,比賽結束後,他與孫明傑一起喝了點小酒,談談心事。
孫明傑心情不好。這幾年來,蔣一娜的性情沒有多大改變。尤其是在他幹後勤工作後,平常的應酬和接待任務相對較多,蔣一娜更生疑心,隔三岔五總會找點碴子跟他吵上一架。孫明傑不勝其煩,屢次動過離婚的念頭,可每每想到可愛的兒子,又無可奈何地放下這份心思。而蔣一娜那個曾任政法委副書記的父親已經退休,蔣雲又對孫明傑不徇私情,孫明傑在職務提拔上沒有占到過什麼便宜,就更加認為當初“借外力”的選擇實在太過失策。
賀子勝則向孫明傑傾訴與馮媛媛的婚姻問題,賀嘉兒對自己的疏離問題。
兩人講來說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又談到方平,都是滿心的羨慕加嫉妒。方平再次升職,擔任彙華集團江臨分公司總經理,妻子賢惠,兒子聰慧,一家子其樂融融。
孫明傑喝得半醉地歎息道:“咱們兩個癡子,十幾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現在鬧得家不成家,這叫怎麼一回事!”
夜半時分,賀子勝搖搖晃晃踱回家屬小院。遠遠看見花壇旁佇立一道黑色人影。走近了,那人轉過身,說道:“賀子,你總算回來了,我等你大半宿了。有件事,咱倆談談。”
賀子勝連忙從衣兜兒裏掏鑰匙,“老隊長,走,到我家坐。”退休以後,餘滿江堅持不準賀子勝稱呼他的原職,賀子勝便親熱地改稱他為“老隊長”。在賀子勝心目中,餘滿江就是他的帶隊人。
餘滿江瞄賀子勝,“算了吧,你的家?你家客廳結的蜘蛛網足夠開紡紗廠了。就在這兒談吧。”
賀子勝依言蹲上花壇,雙手抱腮,聽餘滿江說話。
餘滿江沉默良久,開腔道:“賀子,當年你嫂子走之前,跟你說過什麼話?”
猝不及防,賀子勝的酒意頓時去掉大半,瞠目結舌地說:“這,這,沒——”
“別這樣結結巴巴的,”餘滿江扭頭望一眼賀子勝,“別人不知道,我還不了解你嫂子?你不說,我也能猜到她叮囑過你什麼。就是因為她的叮囑,所以你一直阻止小颯子進首一中隊,進滅火任務繁重和危險的中隊,對吧?”
一語中的。賀子勝無奈地垂下頭,懇切地說道:“這是人之常情,趙芳嫂子最不放心的就是小颯子,你們惟一的兒子。我答應過她,一定要努力做到。”
餘滿江點頭,“我明白。賀子,跟你說句實在話,作為父親,我其實很自私,也不希望小颯子幹消防,不想他參加滅火救援戰鬥。以前這種感觸不深,這幾年下來,我越來越擔心,尤其退休以後,有時擔心得整晚整晚睡不著覺。這些年來,我們有多少戰友犧牲在火場和搶險救援現場啊!幹消防工作,生與死,有時隻在一瞬間。而且,如今不可預料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地出現,我真害怕有一天會白發人送黑發人。”
賀子勝說:“那麼,您讓我把咱們的小颯子保護起來吧。過了這兩年,我想辦法調他到支隊,幹政工也好,後勤、防火都行。總之,離滅火遠遠的。”
餘滿江苦笑著拍拍賀子勝的肩,“謝謝你,賀子。不過,”他話鋒一轉,“我今天是找你求情的。請你,把他調去滅火救援任務重的崗位。”
賀子勝驚詫地站起來,“您說什麼?!”
餘滿江示意賀子勝放低音量,“這是孩子自己的路,我們做長輩的,怎麼能橫加阻攔。賀子,我相信你能看出,小颯子天生是塊幹消防的好坯料。”
賀子勝認可地點頭,說:“嗯,他能成為一名頂尖優秀的消防戰鬥員、指揮員。”
“那就放手任他去闖吧。”餘滿江抬頭望望湛藍星空,好半晌,咬牙切齒地擠出這幾個字。
“可是——”賀子勝有些焦慮,“嫂子的意願不是這樣。而且,像小颯子那樣的人才,無論放在什麼崗位,同樣能夠成為頂尖人材。他可以成為最好的政工幹部、會計師、裝備師,或者防火工程師。”
餘滿江把手一揮,說:“沒有什麼可是。小颯子跟我一樣傻,現在最鍾情的就是衝上火場,突破火線,在救助他人、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覺到榮耀與自豪。賀子,你已經做得足夠到位,也使得小颯子對你誤解很深。餘下的事情由我來承擔吧,今後……萬一有什麼不測,我向你嫂子解釋,我在九泉之下再向她磕頭陪罪。嘿嘿,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這輩子,我欠你嫂子的已經夠多,也不差再多欠一樁。”
就這樣,一個月後,餘立颯被調入首一中隊。他在滅火戰鬥中表現得非常英勇機智,兼之年輕活潑,熟諳網絡與流行時尚,很快與中隊戰士打成一片。據說,戰士們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做“餘人迷”,等同於“萬人迷”的意思。
爭取政府落實事業編製合同製消防員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賀子勝的頭上。賀子勝瞅準一個時機,向鄭和提出這一想法。
鄭和聽完,像瞧怪物似的盯住賀子勝上下打量。賀子勝被他看得不自在,笑道:“怎麼,我的警服上有油漬?”
鄭和咳嗽一聲,說:“我說賀子勝,你能不能給我出道稍微簡單的題目。這樣的難題是在要我的命!增設事業編製,那是要上常委會讓常委們逐個點頭通過才行的。你以為像消防隊出水,張口就來?”
賀子勝嘀咕道:“消防隊滅火想出水也不是張口就來,我們上個月向您遞過一份報告,全市市政消火栓的完好率不足60%。”
“哦,是嗎?”鄭和轉身,在小山高的文件夾中一通翻找,抽出一份文件,“就是這份報告?這好辦,讓城建部門趕緊組織維護保養。”提起鋼筆“刷刷”地在文件上簽意見。
賀子勝在旁邊說:“一次兩次的維護不難,難的是長期進行保養和保持完好。我建議,確定相關部門負責市政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鄭和“嘿嘿”笑道:“賀子勝,你的胃口越來越大。”
賀子勝陪笑道:“向您彙報,還不是因為您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製約工作開展的機製性問題嘛。如果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叨擾您,哪能體現您的能力和水平?”
鄭和說:“行了!你少拍我馬屁。事業編製的事情,我隻能盡力而為。真是的,我一個堂堂的常務副市長,啥時淪落到替你打工了!”
賀子勝暗自一笑,不再多話。
走出鄭和的辦公室,賀子勝的麵色變得凝重。
惟有統觀防火工作全局,賀子勝才能清楚認識到,他麵臨的是一個多麼紛繁複雜的火災防控局勢——基層組織履行消防管理職責不到位,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滯後,消防警力不足,群眾安全防範自救意識低等。這些製約消防工作發展的傳統性、曆史性因素尚未解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量新的問題、新的矛盾紛擁而至,比如高層建築火災防控,“九小”場所急劇增加,這些新的、舊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就像小攤販製作棉花糖,層層包裹、交結。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正在思索,手機響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鄭少青轄區內的一家禪寺因火星引燃蠟燭油,造成火災。火倒是很快被撲滅,隻是香客多屬老年人,發生火災後又急於逃生,互相擠壓踩踏,多名香客不同程度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