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燈 火(2 / 2)

這旅途,這生活,真好。

沈從文說,“美,總不免讓人傷心”,這是對美的最佳褒揚,是最接近美的本真的心靈回應,尤其在這天寒地凍的隆冬傍晚,好似倦鳥在歸巢的路上,疲憊的身軀觸摸到了家的溫暖。

這一刻,或許是歡興若狂的,但內心深處騰升起來的卻是兩眶熱淚。

仿佛站在家門口,搓揉著凍得發麻的雙手,慌亂地敲打著家門,然後,門就開了,小汪一把將我拉進去,抓起我冰涼的手一邊嗬著熱氣一邊不停地叫著“老婆,老婆”。

又仿佛看見媽媽,她看見瑟瑟發抖的我,心疼至落淚,一邊拭淚一邊說:“我的娃,趕緊炕上暖著去吧。”

不管在京城的小家還是遠在西北的大家,隻要疼愛我的人的臉頰在燈火輝映下綻放出臻於完美的慈悲,我的心中就四季如春,再也感覺不到酷寒中風的凜冽了。

想到這裏,竟然落淚。

置身萬家燈火,對生命的感知和對生活的感恩,定然是發自肺腑的憂傷,怎能不讓人落淚呢?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中,每到傍晚,城市的夜燈都會初上,可為何隻有深冬的光影交輝讓人如此傷感呢?

下了班車,嚴寒刺骨。

我,以及身邊步履匆忙的行人,裹在厚厚的羽絨服中瑟瑟發抖。路過一個賣冬棗的四輪摩托車。攤主是個帥氣的小夥子,在刺骨的寒風裏,一張又一張地細數著手中的大小鈔票。又走過一個賣北京風味的三輪車。糖葫蘆,驢打滾,麻花,年糕。攤主是個年過五十的中老年男人。行人如流水般從他麵前流走,他目送,又目送,還是目送,幾分鍾過去了,沒有人在他的三輪車麵前停留。再往前便是簋街了。與地鐵站旁的小攤不同,那裏是精英和白領的筵席,去花家怡園、胡大、兩岸人家隨便吃一頓,足夠賣冬棗的小夥子或賣北京風味的老人幾天的收入。而我,先從四輪摩托車旁走過,又從三輪車旁走過,再向前穿過簋街,最後在一家粥店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粥。

無論在這片燈火下有怎樣不同的人生,燈火都是一樣的燈火嗬。它讓這座冰冷的北方城市有了暖意,讓行走其間的每個生命有了鮮活的印記,在南來北往中,感到天際的孤星之下,有你,有我,有他,有千家萬家;繼而,火連成片,永不熄滅。

左手是冰,右手是火。眼前是地獄,遠方是天堂。左右和遠近的中間,便都是鮮活的人生。這一切,唯有深冬的光影交輝才能讓人感觸分明,分明到傷感——不夠冷,不夠黑,便不夠生活。可見,讓人動容的,永遠是愛恨交織的生活。

就這樣,一年的時光,從春走到夏,再從秋來到冬。夏天和秋天,晝長夜短,時光相對比較容易些,唯一遺憾的就是在班車上,城市的燈火還沒升起。到春初和冬末,盡管早上六點掙紮著起不來,還沒下班夜色便已將近,但可喜的是有燈火相伴。尤其到深冬。深冬啊,還沒下班,天好像就黑了,等晚上八點抵家,疲憊得儼然枯枝,於風雪中瑟瑟顫栗,有時候,委屈得不行了就在老公麵前大哭一場,或者發信息告訴爸媽和姐弟我很想他們,可一路穿梭在姽嫿如煙的萬家燈火中,所有的低落情緒便淡下去了。

這便是我們活著的悲歡離合:盡管是寒風加黑夜,因有團燈火在撲閃不停,一不小心,就火連成片,永不熄滅,然後,輝煌了整個世界,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誠的生活。誰能告訴我是對還是錯,問詢南來北往的客。恩怨忘卻,留下真情重頭說。伴人間萬家燈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過去未來共斟酌……”看到這裏,想到這裏,聽到這裏,沒來由的,潸然淚下:這令人傷心的燈火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