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呂家的案子,轟動天下,呂士良乃前明遺民,博學多識,卻不屑做大清的官,遂無意科考,隻留在鄉間做了個教書先生,廣收門徒,桃李天下,其中有個叫成晉的學生,更是高舉反清複明的旗號,給朝廷剿滅之後,呂士良受其株連,已經死了的人,也給掘墳鞭屍,更有呂家活著的一百多口被砍了腦袋,這事天下震驚,李孝當然知道,他更關心神鞭張,問:“假如是神鞭張的徒弟呢?”
李全搖頭:“這就不知道了,怎麼,你認識神鞭張的徒弟,若是認識,趕緊稟告給咱們王爺,有關反賊的事,皇上交給咱們王爺了。”
李孝連忙晃了晃腦袋:“不認識。”
說完,將用紙包裹好的一根豬尾巴遞給李全。
李全嗬嗬一笑:“你就知道我好這一口。”
至酉時,從王府送豬肉回到家的李孝剛進門,院子老張道:“大爺回來了,家裏今兒大喜呢。”
李孝還在想著李全有關神鞭張的話,心不在焉的問:“該不會是有媒人上門?”
兩個女兒,大春十八,二春十七,都還沒說婆家,小門小戶的他看不上眼,高門大戶的人家看不上他,所以就這樣,一來二去,兩個女兒的親事就耽擱下來,他嘴上不說心裏著急。
老張卻道:“是二爺回來了。”
李孝眉頭一皺,將騾車交給大春二春趕去後麵的馬棚,他急匆匆來到正房老娘處,走到門口即聽見裏頭笑語喧嘩,進到裏麵,見離家幾年的弟弟李忠正同老娘說著話,而李忠旁邊,還站著個姑娘,那姑娘李孝看了腦袋嗡的一聲,正是街上自賣自身一千兩,口稱叫做李三春者。
李忠已經衝過來,朝哥哥嘿嘿一笑,然後跪了下去:“這些年,老娘虧得你和嫂嫂照顧,請受弟弟一拜。”
李孝連忙拉扯他:“是你老娘難道不是我老娘麼,兄弟兩個還磕頭作揖的,快起來。”
李忠不起:“長兄為父,弟弟給哥哥磕頭天經地義。”
李孝的老婆崔氏陰陽怪氣的:“瞧瞧,出去混了幾年,不知道功夫學成沒有,嘴巴倒學得巧了。”
李忠霍然而起,拉開架勢作勢欲比劃,道:“我師父神鞭張豈是沽名釣譽之輩。”
一句話嚇得李孝差點堵住他的嘴,慌忙轉移話題,指著他旁邊靜靜站著的三春道:“你買的?”
李忠搖頭:“我撿的。”
李忠訝然:“撿的?”
李忠道:“街上,這孩子快餓死了,我瞧著可憐,就撿了回來。”
李老太太歎口氣:“他可倒好,自己回來就回來吧,還帶回一張嘴,咱們家的日子不好過。”
李忠敦厚的一笑:“這丫頭看著就聰明伶俐,給娘做使喚丫頭,算我孝敬娘的。”
崔氏撇撇嘴:“合著就你孝順,我瞧這姑娘模樣倒齊整,二弟也老大不小,甭做使喚丫頭,做媳婦得了。”
李老太太回頭使勁瞪了一眼:“一個窮叫花子,也配做我李家的媳婦,再說孫家小姐為了等這個混蛋,至今未嫁呢,他回來了,好歹給人家個說法。”
李忠腦袋一揚:“您甭跟我提孫家小姐,我與她爹是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