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重蒙養,謂聖功在此也。後世則易驕養矣。驕養起於一念之姑息。然愛不知勞,其究為傲為妄,為下流不肖,至內戕本根,外召禍亂,可畏哉,可畏哉!蒙養不在男也,女亦須從幼教之,可令歸正。女人最汙是失身,最惡是多言,長舌階曆,冶客誨淫,自古記之。故一教其緘默,勿妄言是非;一教其儉素,勿修飾容儀。針 紡績外,宜教他烹調飲食,為他日中饋計。《詩》曰:“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此九字可盡大家姆訓。

——姚舜牧《藥言》

白話

古人重視啟蒙養正,認為至高無上的功業德行就在於此。可到了後世,人們卻常常嬌生慣養。嬌生慣養都是由於內心的姑息遷就。可是隻知道疼愛子女卻不讓他們受些勞苦,終究會使其養成驕傲、狂妄的毛病,從而墮落為品質低劣的人,甚至由於乃在本職的敗壞而造成禍害,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啟蒙養正不光應該對男孩,女孩子也應該從幼年抓起,這樣才能使其品行端正。女人最大的汙點是失去貞操,最大的缺點是多嘴多舌,長舌招致災禍,儀容妖冶導致淫亂,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忌諱。所以一方麵要教誨她沉靜少言,不要說三道四,招惹惹是非;另一方麵要教育她衣著樸素,不要過分打扮。除了教她做針線活、紡線織布外,還應該教她烹飪做飯,為以後操持家務做好準備。《詩經·小雅·斯幹》說:“不要抗命不尊,不要自作主張,隻想著張羅酒漿和飯食。”這幾句話可以說囊括了大家族教育女兒的全部內容。

家訓史話

張充是張緒的兒子,聰明穎異。年輕時的張充,由於家庭出身優越,喜歡到處漫遊,生活放蕩不羈,一副紈絝之弟的模樣。有一次父親張緒回家鄉,剛到城西郭就遇上張充正在打獵,他右臂上擎著一隻鷹,左手牽著一隻狗,神氣活現,不可一世。張緒見此大怒,狠狠地痛罵了一頓:“近而立之年,而不務正業,成何體統!”

張充知道自己錯了,跪在父親前麵說:“古人說三十而立,今年我29歲,來年一定改正!”等到明年,張充真的變了個模樣,整個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痛改前非,發憤苦讀,博覽經史,對《老子》、《周易》更是有深入研究,最終很有作為。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古訓今鑒

愛是一種付出,但是付出錯了呢?效果不好了呢?光看動機與出發點就行了嗎?顯然不行!因此愛的核心是責任。父母對子女之愛的核心是對子女的責任。子女必然要成為社會人,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父母對子女之愛要體現在社會責任上,即父母培養的不僅是自己的子女,更是在培養能夠符合社會需要、適應社會規則、能夠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的社會人。如果不顧及這一點,培養出的子女不能適應社會,甚至被社會淘汰,那這就不是愛,而是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