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父母愛子不可偏(1 / 1)

原文

人之兄弟不和而至於破家者,或由於父母憎愛之偏,衣服飲食,言語動靜,必厚於所愛而薄於所憎。見愛者意氣日橫,見憎者心不能平,積久之後,遂成深仇。所謂愛之,適所以害之也。苟父母均其所愛,兄弟自相和睦,可以兩全,豈不甚善!

——袁采《世範》

白話

對於人來說,兄弟不和睦導致家庭破壞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們的偏愛造成的。衣服飲食言語行動必然表現出對於所偏愛的人極為豐厚、和顏悅色,而對於所憎惡的人極為寡薄冷淡。被厚愛的孩子日益變得意氣驕橫,被憎惡的孩子心中日益不能平衡,積累久長之後,逐漸結成深仇。所謂的愛,正是害了他們,倘若父母把自己的愛平均地分給每一個孩子,兄弟可以自相和睦,這種兩全齊美的作法,難道不是很好的嗎?

家訓史話

曹操是一個“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有英雄的義舉,但也有許多不為人稱道之處,他與劉備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劉備能寬以待人,並且極為信任自己的兄弟,自己的部下。曹操則不然,他似乎誰都不相信,夜間睡覺都睜一隻眼提防著他人。他逃難至一個父親的老友家中,聽到“磨刀霍霍”之聲,便以為要對他行凶,他先下手為強斬殺了老者的家人,後來他才弄明白磨刀是為了殺豬款待他。他雖有愧色,但仍對自己的警惕之心抱有某種程度的得意與滿足。在這樣一個父親的影響之下,兒子曹丕也很少信任別人,將自己的兄弟們大肆殺戮。曹操生前最喜歡曹植,因曹植聰明絕世,幾次欲立為繼承人,卻沒有成功。曹丕篡漢稱帝之後,對曹植一直懷有舊恨,總想尋找點“莫須有”的罪名,將曹植殺掉。一日,曹丕招曹植問:“先帝在世時,總誇你詩才敏捷,我未曾親眼目睹,今天限你在七步之內,成詩一首。如若作不成,當判你一個欺誑國君之罪。曹植未及七步,其詩已成,中寓明顯的規諷之意,這首詩便是有名的《豆萁詩》。

古訓今鑒

曹操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甚至也是一位大詩人,在用人上注重“唯才是舉”的原則。然而,在對待兒子們這個問題上,做得極不民主。拿曹丕和曹植來說,他喜歡曹植,曹植的氣質更象一個詩人,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對曹植的偏愛,無形中給有點兒政治頭腦的曹丕以極大的壓力與不平。就是因為父親的態度導致了二人的不和,直至最後曹丕登上君主之位以後,大肆迫害曹植及其黨羽,殺戮兄弟。曹植幾次在詩中談到這種迫害:《野田黃雀行》這樣寫道:“少年見雀悲,羅家得雀喜”,“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明顯地是在影射曹丕對他的殘酷迫害。更有一首被周恩來用來比喻“皖南事變”的詩,幾乎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曹植被迫害至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