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嚴飭之始善。看來,有一等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愛恤過嬌甚,其家下仆人多方相誘,百計奉承。若如此嬌養,長大成人,不至癡呆無知,即多任性狂惡。此非愛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作為上等人,教育子女一定要從小加以嚴格教導、管束,這樣才有好的結果。看來也有那麼一些王公大臣的子女,他們有的是從小失去父母,或者是隻有一個孩子,過度地愛護和憐惜,家裏的仆人們又千方百計地引誘他們、奉承他們。像這樣地嬌養下去,長大成人了,即使不至於癡呆無知,也大多是任性、驕橫、惡劣。這並不是愛他,相反的是害了他。你們各自應當小心為是。
家訓史話
元朝末年,曲沃縣金沙林(今屬山西省侯馬市)有個姓王的秀才,50多歲生了個兒子,取名王進。秀才老年得子,視若掌上明珠,百般溺愛。平時,好的盡他吃,美的盡他穿,要什麼有什麼,百依百順。
王進自小得寵,十分驕橫,染了一身惡習,吃喝玩樂樣樣俱能。一天,秀才為一家辦婚事,沒帶王進去。王進知道父親吃酒沒有帶他去,心裏不滿,破口大罵,並揚言非殺了他父親不可。母親本來想勸兒子幾句,看到他那個凶神惡煞的樣子,嚇得躲在房裏沒敢吭聲。
半夜,秀才回來了,妻子慌忙告訴他說:“孩子夜裏要殺你,你快躲一躲吧!”秀才問明情況,起先不大相信妻子的話,感到平時對兒子如此之好,怎麼能殺老子呢?恐怕是說著玩的吧。可是,他知道兒子的脾氣,又怕是真的,萬一被兒子殺了怎麼辦呢?於是,便急中生智,取了一隻葫蘆,用棉衣裹好,放在被子裏,乍看上去,像是自己酣然入睡的樣子。
夜深人靜,王進果然持刀闖進了老子的房間,朝被頭猛砍一刀,匆忙逃走了。秀才見到兒子真的殺他,驚歎道:“孩子是萬萬溺愛不得啊!”
平時嬌生慣養的王進,逃到異鄉,舉目無親,隻有靠要飯為生,處處橫遭白眼,受人淩辱。幾經磨難之後,才念父母恩情,痛悔不該殺父親。從此,他立誌重新做人,拜師求學,發奮讀書,習文經武,練騎學射,成了文武雙全的有用人才。從軍之後,很快官至督軍。他在征戰途中路過家鄉,家鄉人告訴他,他的父親剛去世不久。這時候他後悔莫及,雙親已經離開人世,不能贖罪補過,表達孝意。麵對家鄉父老及部下,他頓足捶胸,失聲悲歎道:“我罪孽深重,你們千萬不要學我呀!”
後來,王進從自己的經曆中得到了教訓,對自己的子女再也不溺愛了。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他把自己的罪過對孩子們說了,並且囑咐他們:“我死了以後,掘一口深井把棺材用鐵鏈吊在半空,天地不著。等我的罪孽消盡,鐵鏈鏽斷,棺木落水,幽靈才得慰藉。”不久,王進在征戰中陣亡,他的子孫遵照他的遺囑,掘井係棺,建墓立碑,並稱之為“忤逆墓”。
古訓今鑒
如今在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對這一群體的家庭教育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內在規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果凡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誌去做,孩子隻有服從的份兒,甚至強求孩子學習名列前茅,那麼勢必會導致揠苗助長,扼殺孩子個性,其後果可想而知。由此,我們希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多從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出發,能多用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說話,讓孩子領悟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真正做到“教子成才”,而不是“逼子成龍”、“逼女成鳳”。
溺愛不是愛孩子,從小嚴加管束才有可能培養出有用之才來。寵愛、嬌生慣養隻能使孩子任性狂妄,這樣做隻會害了他們。古人雲:“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值得今天的為人父母者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