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愛的娃娃魚(1 / 1)

在我國兩湖兩廣等許多省區,以及長江、黃河一帶分布有一種魚,這種魚的學名叫大鯢,但當地人卻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學名,都叫它們娃娃魚。娃娃魚長得非常可愛,當然人們之所以喜歡娃娃魚並不隻是因為它長的可愛,還因為它非常的經濟價值,這也給它們帶來了生命的危險。

娃娃魚雖然被稱為魚,但其實它並不是魚,嚴格說來,它應該是兩棲動物,屬於兩棲綱有尾類。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看,它是從水中的魚逐步演化成陸棲爬行動物之間的一個過渡類型。而且娃娃魚用肺呼吸,不過它的肺又發育不健全,和青蛙差不多,還需要借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這樣來輔助呼吸。

娃娃魚的名字來源於它的外形和它的叫聲,它長有4條短而胖的腳,尤其是前腳連同它的4個指頭一起很像嬰兒的手臂,後腳又有5個趾,所以形狀很像個娃娃,而且它的叫聲與嬰兒的啼哭聲非常像,所以人們都習慣叫它娃娃魚,很少有人知道“大鯢”這個名字。

娃娃魚的腦袋很寬,而且扁圓,眼睛非常小,尾部側扁。娃娃魚一般有棕色、紅棕色和黑棕色三種體色。腹部兩邊的皮膚褶皺很多,皮膚表麵黏滑,這很利於它在水中活動。

娃娃魚喜歡生活在山區的溪流之中,尤其喜歡水質清涼、石洞較多的溪流。它白天一般都在洞中休息,晚上出來活動,它喜歡吃魚、蛙、蝦、蟹、蛇以及昆蟲。有句俗話說得好,“娃娃魚坐灘口,喜吃自來食”,這正是對娃娃魚捕食的最佳寫照。因為它的嘴很寬大,所以它隻要張大了口等在溪流裏,食物就自然而然地流進它口中。由於它運動很少,新陳代謝緩慢,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得就不快,因此娃娃魚即使一兩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娃娃魚繁殖後代的方式與有的小動物一樣。雌娃娃魚除了負責產卵,其他一概不管,而從打掃產房到護卵、育兒全是雄娃娃魚的事。為了防止魚卵被水衝走或遭受敵手襲擊,雄娃娃魚會在雌娃娃魚產下來卵後,就將身體彎曲成半圓狀把卵圍起來,有的甚至將卵纏在自己身上,直到小娃娃魚從卵中孵出,能獨立生活之後,雄娃娃魚才和小娃娃魚分開。

娃娃魚的生長期非常長,3年後才長到20厘米長、100克重。因此,一隻小娃娃魚長成大娃娃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且,長期大量的捕捉,也使娃娃魚的數量顯著減少,現在,娃娃魚已被列為我國的珍稀保護動物,屬瀕危動物中的極危動物。

娃娃魚之所以如此珍貴,還因娃娃魚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和藥用價值,也正因為它的價值很高,才被人們大量捕捉,這成為娃娃魚瀕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