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七場劇場餞行(1 / 3)

時間翻至八月三日。

易俗社劇場。

戴英翻魯迅日記上。景框上時間翻為八月三日。

戴英(唱)殺雞猴看來演戲,

弦外之音嚴相逼,

雖未講出驅逐意,

等同把客向外驅,

魯迅自然明大理,

大動幹戈又何必,

隻是偏愛易俗戲,

古調獨彈數第一。

周樹人宿舍。

周樹人(唱)西安非是久留地,

演講任務已完畢,

泉資送到當知趣,

何須軍閥再相欺,

旅途費用留足後,

剩餘之錢用陝西。

夏浮雲與孫伏園上。

孫伏園周先生。

周樹人伏園啊,咱們到陝西講學,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得酬三萬塊現洋,就夠意思了,隻要夠旅費,我們應該把陝西人的錢用在陝西。

孫伏園周先生,你這個主意我讚同,但你手頭也不寬裕啊,七月三十日,你讓我到郵局給北京新潮社彙了八十六塊錢,又買了這麼多拓片、樂妓士寓人,四喜鏡等又是幾十元。周先生,你還是量力而行。

周樹人我說過了,隻要夠回京的旅費,剩下的錢都在陝西用掉,比如像剛才送水的工友,一直跟前跟後把我們招呼的熱情周到,我的意見,在原議的基礎上再加二十元。

夏浮雲哎,周先生,原說了多少就給多少,工友既不是我們的父親,又不是我們的兒子,我們下一趟不知什麼時候才來,我以為多給錢沒有意義。

(工友李良上)

李良周先生,給易俗社的牌匾做好了,快讓人去取。

夏浮雲看,這還是一筆開銷,我去取。

周樹人你去取,回來咱們再算賬。

夏浮雲好!(下)

孫伏園周先生,我看你不要堅持了,你臨來在北京的門框胡同衣店訂做的夏布羽紗兩件大衫十五元八角,回去還要付錢。

周樹人那件事回到北京再說,你看陝西貧窮落後成這個樣子,把錢帶回去我於心不忍哪!

孫伏園是的,我同這裏的教員接觸,一年隻能發七、八個月的工資,可我們這一月就能頂他們多半年的工資。

周樹人唉,人得有良知呀!我頂不讚成他剛才說的下一趟不知什麼時候再來的話,他要少給讓他少給算了,我們還是按照原議的多給工友一些。

孫伏園這個我同意,再就是給易俗社贈匾一事。

周樹人今天做好咱們就送去,咱們來了也看了人家幾場戲,易俗社的學校經費也欠缺,我的意見,從咱們倆人的報酬中各取50塊現洋送給易俗社,以補貼用,也算是我們把陝西的錢用在陝西的一個用途,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你算一下,看還夠不夠我們回京的旅費?

孫伏園(掐指算)這樣下來,我們的回家旅費也就剛夠。

周樹人那我們就先到易俗社去,把我們的意圖告訴呂南仲社長。

孫伏園對!

周樹人那把工友李良叫來,先付了他的工錢。

孫伏園對,李良,李良。

(李良上)

李良孫先生,有何事?

孫伏園(遞銀元)這是我與周先生付給你的工錢。

李良呀!不對吧?孫先生,這比當初說定的多了一倍多。

孫伏園對著呢,你對我們招待的熱情周到,是周先生提議給你多加的,你收下吧。

李良啊呀!這不合適吧?

周樹人收下吧,就算我們交了個朋友。

李良(激動不已)那就多謝二位先生了。

(跪拜)

周樹人快起來,快起來,我們還要感謝你呢。

(唱)紅糖水止瀉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