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表
劉誌丹30歲,學生出身,軍人氣質,政治家風範,軍事謀略家、指揮家。西北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
謝子長36歲,從事農運、兵運,轉戰西北,建立革命武裝與根據地,為民謀命,人稱謝青天。
習仲勳20歲。從事兵運、農運,西北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曾任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文武兼備,被稱為奇才。
王世泰20多歲。學生出身,後投身革命。曾任職遊擊隊、紅二團團長等。敢做敢為,講義氣。
馬文瑞20餘歲,先在陝北做共青團工作,後擔任陝甘邊軍政幹校政治教員,陝甘邊特委駐東地區特派員。
同桂榮28歲,劉誌丹夫人。
貞娃子3歲,劉誌丹女兒。
何郎30歲,地下交通員,走村串鄉,以貨郎擔作為掩護。
劉培基50餘歲,劉誌丹的父親,秀才,教書先生。
王懷山48歲,劉誌丹的舅父。
景桂母50多歲,劉誌丹的母親。
淑桂27歲,劉誌丹的妹妹。
梅娃25歲,劉誌丹的妹妹。
任團長30多歲,國軍團長。
林副官30歲,國軍團長副官。
郭三40多歲,猴頭灣山大王。
李團副30歲,山大王的副手。
馬四20多歲,劉誌丹的老同學,黑衣民團團總。
杜衡30多歲,首任中央北方區特派員,陝西省委書記。紅26軍政委。
李銀河20多歲,學生出身,中央北方區黨代表。
盲老婆60多歲。
王欣30歲,陝甘遊擊隊隊長。
柳秘書劉誌丹的隨身警衛、馬夫、秘書。
拴柱閆家砭村民,50歲。
李二嫂、王小桃、閆保長、李甲長、老漢甲、乙。
孫班長、遊擊隊、紅軍戰士、群眾。
薛兆蘭團總、黑衣民團、赭石衣民團團丁等。
序幕
一九三二年冬。
陝北耀縣照金與甘肅華池縣南梁之間的交通道上。閆家砭。坡鹼溝堖上遍布著窗花各異的窯洞;山勢平坦處為四方交彙地。
樂池飄出悠揚的陝北民間音樂,逐漸衍化為被沉重壓抑,經過鬥爭,取得翻身解放,獲取自由後,慶賀新生活的歡快曲調,自然轉入陝北民歌《陝北出了個劉誌丹》。
漆黑的夜晚,傳來一聲清脆的槍響,接著兩三聲槍響,密集的槍聲。
大幕徐徐拉開,某縣城城樓的碉堡裏不斷噴射著機槍的火焰,吞噬著前來衝鋒的陝甘邊遊擊隊戰士,經過智取,激戰漸漸變弱,最後遊擊隊戰士將繡有鐮刀斧頭的紅旗插上高處,國民黨軍隊,民團紛紛繳械投降。
劉誌丹、謝子長等從戰火中走向高處,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微笑,興奮地檢閱著戰士抬上的槍炮等戰果,看著戰士押俘虜們走過。然後做出分配勝利果實,投入新的進軍姿勢,造型。
幕徐徐閉。
第一場
日色正午。
閆家砭,雖為冬天,窯洞前的柿樹上還掛著金黃色的柿葉,幾隻緋紅耀眼的柿子。
何郎挑貨郎擔上,盡管山路崎嶇難行,但還是掩飾不住他興奮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唱和著。
何郎(唱)正月裏來是新年,
陝北出了個劉誌丹,
劉誌丹來是清官,
他帶上隊伍上橫山,
一心要共產。
正月裏來是新年,
陝北出了個劉誌丹,
劉誌丹來真勇敢,
他帶上隊伍上橫山。
一心鬧共產。
(搖動撥郎鼓,四山回應。
(吆喝)賣針線嘍賣百貨,上海產的大針小針二號針;杭州的絲綢,蘇州的刺繡,要啥有啥,樣樣都有;洋糖洋襪子,鹹陽的琥珀糖——。
(再搖撥郎鼓。
七、八個老中青婦女分別拿著鞋底、條帚、簸箕、擔籠等陸續走上,與何郎打招呼,問貨品,討價還價。
李二嫂哎,貨郎,最近有沒有啥風聲麼?聽說昨晚西邊槍響了一夜。
何郎噢,是的,聽說陝甘遊擊隊把縣城攻下來了,繳獲了不少糧食彈藥,家具,衣物,說不定大家還能分許多東西哩!
劉大媽啊!那你說還要分東西呢,遊擊隊還真厲害!
王小桃厲害個屁,前幾天還叫人家國軍和民團困在山頂上咧,再別聽他咋呼胡吹了!
李二嫂這一回像是真的,我聽娘家兄弟來說的。還真的把縣城破了!
(眾因是遊擊隊、赤衛隊、國軍、民團、山上土匪等的不同家屬,對此做著不同的反映姿態。有的高興,有的擔憂。(表情各異)
何郎不說了,買貨,挑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