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話劇孔子周遊列國(3 / 3)

孔子非也,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今日是兩國外交場合,丘怎能在國事中摻雜個人昔日的私怨呢?當年齊國大王曾問政孔丘,孔丘也有投明主以圖報效之意,然而有人在背後說丘壞話,從中作梗,使大王啟用之心動搖,使丘失望而返,以杏壇育人為樂,然而土裏總埋不住金子,魯國主公不是仍將我起用了嗎?

晏嬰既然孔代相文思超群,就該以乘車之會來夾穀結盟,為何還帶有兵車武將呢?

孔子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們說是乘車相會,卻有兵車幾百輛相隨,我們難道就不能以牙還牙,以眼對眼嗎?此乃文事須有武備,武事須有文備,外交場合須有軍事準備,戰爭也要有外交配合!文武交互為用,難道這過分了嗎?

晏嬰噢,不過分,如此,主公——

齊景公慢,孔代相既已提出斬首事項,就該講個明白,不能讓她們做個屈死鬼!

孔子還是先斬了再私下說!

齊景公還是當眾說了再斬!

孔子這可是有礙先君聲譽之事。

齊景公朕免你汙君之罪。

孔子那就恕孔丘不恭了。二百年前,齊先祖諸兒稱為齊襄公,為修齊魯關係先王將其妹文薑嫁於魯國桓公,因兄妹有曖昧關係,文薑常借機回齊國與其兄幽會,被人傳出,遂在民間編出《載驅》詩歌傳唱,今日如此隆重集會,卻演出有辱先祖的樂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大王將有何麵目見先祖於地下,這不是犯有欺兩國之君的罪嗎?

齊景公(感羞慚,捂麵)大膽!推下砍了!

女樂工大王,我們冤枉……

齊武士推女樂工五人下。幕後慘叫。

孔子女妖樂舞者已除,晏相國就該將該定之盟約。當眾宣讀,並請兩國大王簽約。

晏嬰對,將盟約呈上來。

黎彌呈盟約文書上。晏嬰轉呈齊景公,景公閱後,轉呈魯定公,定公匆匆一閱,轉給齊景公,讓晏嬰宣讀。

晏嬰為求齊魯兩國永息幹戈,睦鄰友好,互幫互救,今日特在夾穀會盟,結為兄弟盟邦,天地作證,決不食言廢盟,違約者視為廢盟,廢盟方須為對方割讓給一座城池及其屬地,以上盟誓誓詞為齊魯兩國結盟的主旨。

眾交流點頭稱是。

晏嬰盟約共六款,前五款昨已議過無大爭執,黎大夫,早晨提議,新加一款為:若齊國對外用兵,魯國須以三百乘兵車隨從助戰,否則即為毀盟。

魯定公這,這?孔代相——

孔子晏相國,這恐不妥吧?齊魯結為兄弟友好鄰邦,齊國有難,魯國可救助相幫,但齊對外用兵,魯國須出兵車三百乘助戰,這魯國不是成了齊國的附庸了嗎?這顯然不夠平等,有欺負魯國之意,分明是讓我們喪權辱國?

齊景公這?不合適,可以商議修改嘛!

晏嬰那以孔代相之意呢?

孔子就應改成兩國若一方遇外國入侵,另一方則應出動三百乘以上的兵車助戰,這才合理,我們主張不以強淩弱,不打無義之戰!

齊景公就以孔代相之言改就條款。

晏嬰是!

孔子大王,還有一事相提,既然齊魯結為兄弟之邦,情同手足,齊國就應歸還占據魯國的灌陽、鄆邑、龜陰三塊地方呀!

齊景公這,晏相國,你看呢?

晏嬰啟稟大王,常聞小人謝過錯以言,君子謝過錯以行,大王既知失禮於魯,就該以所占魯之灌陽、鄆邑、龜陰三地歸還於魯,以表修好之誠意。

齊景公就以相國所奏,在盟約中另起一款。寫上歸還三地的交換事項。

晏嬰是的。(卷文約入側。

魯定公謝景公!

齊景公唉!虧得你有孔賢相輔佐,才使今日盟會順利進行,想當初孔丘前來投我,本當重用,隻是聽了別人的傳言,今日一見,我好悔呀!

魯定公幸虧你沒用,不然我今日這性命就難保啊!

齊景公誤會,誤會!

孔子齊國大王隻不過是和我主開了一場玩笑而已。哈哈哈哈……

(眾哄笑,黎彌沮喪地低下了頭。

幕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