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匡城(1 / 3)

接前場。

匡城。城牆上有缺口。

孔子一行來到匡城附近。邊走邊議。

孔子二三子,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可以這樣說,不入深山,難尋虎情,我們所習的六藝,乃僅是先人的經驗積累而成,而真正要施展抱負,認識大千世界,了解各國風情演化,人文道德,還要到各地查訪,才能知得一二。

子貢等弟子明白,夫子偕我們走出魯國,一路探山問水,就使我們大開了眼界,腦瓜充盈,收益良多,夫子因材施教,和而不同,啟發誘導,就更顯得夫子學問淵博、浩大無邊。

孔子我的知與識還是有限的,隻是觀察的角度與看問題的方法不同,才產生了不同的結論。

臨近匡城,守城的一老一少卒兵在巡視,轉悠。

車夫顏刻,吆喝停車。

顏刻夫子,來到了匡城,你看那個缺口,就是當年弟子從這個地方隨陽虎進入匡城的!

(二城卒見顏刻舉止蹊蹺。引起警覺。

老城卒啊?這一長人莫非就是當年殺人放火劫城掠池的陽虎?

少城卒啊?你說是陽虎?

老城卒(仔細審視)啊!不好,陽虎來了!

(從懷中取出牛角號,狂吹起來。

匡人攜各種武器、農具等湧上。

匡人向陽虎討還血債!不要放走陽虎!

孔子你聽我說,我不是陽虎。

匡人你狡辯,胡說,明明是的,還想蒙混過關。

孔子真的,我不是陽虎!

匡人騙人!騙人!

(有人向孔子等扔石塊、放冷箭,孔子等急躲。

(匡人怒吼,弟子們束手無策。

顏回急匆匆趕上,欲撥開人群,去見孔子,但被匡人推至一邊。

顏回(大喊)夫子,夫子!

孔子啊?顏回,我還以為你死了呢?

顏回夫子健在,回怎敢先死呢!夫子是怎麼回事?

孔子匡人以為我是陽虎,要報昔日陽虎從魯國季桓子大夫家出逃,路經匡城,殺人放火,洗劫一空之仇!

顏回哎,他不是陽虎!

匡人不要聽他的,他們是同夥,互相包庇,也不要放過他!

(顏回與孔子欲接近,三衝三攔。

孔子顏回,早年學富五車,這次就看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顏回回明白了,找一個能證明你不是陽虎的人就行啦!(欲進不能,心生一計匆匆下。

子路,新來的公良儒揮刀衝上。欲殺開重圍。與匡人較量,格鬥起來。

孔子子路,公良儒,不能殺打亂鬥,傷害百姓、好人。

子路可他們對咱非禮胡來,難道還要教我們對他們以禮相待不成?

孔子我們行的是文王之道,周公之禮,講仁講義,傳經布道,你這樣做無異於向天下人說我是口是心非,假仁假義,說的一套,做的一套,不如拿刀殺了我呀!

子路不敢,那難道就讓我們在這裏白白等死不成?

孔子(泰然自若地)哎,子路,公良儒,你們稍安勿躁呀!周文王死了以後,周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魯,體現在我們的身上嗎?如果上天要消滅這種斯文,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斯文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斯文,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子路夫子,你再不要書生氣十足了,匡人不知好歹,集眾包圍我們,攔住去路,還要加害於你,我雖不是萬人敵,諒這一班無知匡人,還殺得退他們,由願去決一死戰!

孔子不可,我與匡人素昧平生,前日無仇,往日無冤,他們決不至於加害於我,其中隻怕深有誤會,如果動起殺戒,恐怕誤會未解,卻真的種下仇恨,冤怨相報,何有止期?你們且忍耐一時,待我歌過一曲,再作道理!

匡人(呐喊,騷動,湧向孔子等,甚至欲加拳腳)捉住他,不要讓他跑了!陽虎那年來匡城造了多少孽,再不能放虎歸山啦!

子貢你們誤會了,我們真的不是陽虎!那老人是孔丘,是我們的夫子,老師。

匡人別騙人,我們不信!

冉求陽虎早已逃到晉國,他長著一幅凶神惡煞相,哪像我們夫子文質彬彬,以禮待人?

匡人那是偽裝的!不管怎麼說,不能輕饒了他!得給全匡城的人謝罪!

正在不可開交時,顏回帶寧武子及軍士上。

寧武子小柳子,上前見過你父及孔老夫子!

小柳子(對老城卒)父親!

老城卒小柳子,你們來作甚?

小柳子你們攔截的人不是陽虎,而是天下大名鼎鼎的聖人孔老夫子!

老城卒啊!你何以得知?

小柳子他是我們主帥的夫子,焉能有錯?

老城卒可他與那陽虎賊長的一般無二。我焉能認錯?

小柳子你怎能以貌取人?過去那是在慌亂中認的人,今日是平常年月,你仔細看看,像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