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是政治與經濟辯證統一觀在新時期的運用和發展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著力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需要強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證。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如何認識和處理懲治經濟犯罪、懲治腐敗與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關係,這是我們黨在新時期麵臨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1982年4月,鄧小平敏銳地洞察到黨內和社會上腐敗現象滋長蔓延的趨勢,首次提出了“兩手抓”的方針。他說:“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的鬥爭,是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一個保證。”“如果不搞這個鬥爭,四個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就要失敗。所以,我們要有兩手,一手就是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就是堅持打擊經濟犯罪活動。”隨後在中央軍委的一次會議上,他再次強調:“我們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這一手。但是為了保證了這個政策在貫徹執行過程中能夠真正有利於四化建設,能夠不脫離社會主義方向,就必須同時還有另外一手,這就是打擊經濟犯罪活動。沒有這一手,就沒育製約。”從這裏可以看出,他是從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個高度,提出“兩手抓”方針的。正是在鄧小平上述講話精神指導下,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並把它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多次強調要“兩手抓”。1986年1月,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再次講了兩手抓的問題。他說:“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隻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製。”他在總結1989年風波的教訓時,進一步強調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對照起來,就可以使我們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獲得人心”。井指出要擺正兩手的關係,初步提出了“兩手都要硬”的思想。到1992年初,他在視察南方的重要講話中,則更加明確地提出“這兩隻手都要硬”,從而對如何擺正兩手的關係問題做了更加明確的回答。他在談話中堅信:“隻要我們的生產力發展,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兩手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可以搞上去。”
由此可見,鄧小平關於“兩手抓”的思想是十分豐富、深刻的。這“兩手抓”的思想,他在不同場合曾使用過不同的概念,諸如,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經濟犯罪活動;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製;一手抓開放政策,一手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等等。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是圍繞著“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這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展開的。在他看來,一方麵,物質文明建設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基礎;另一方麵,精神文明建設又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政治保證和精神動力。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同時必須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如果忽視或偏廢了精神文明建設,不嚴厲懲治腐敗,不抓法製,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經濟建設將會迷失方向、最終導致失敗。他提出的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的重要思想,就在更加廣闊的背景下,展示了政治與經濟辯該統一的關係。這裏特別指出,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把兩個文明統一起來的中心環節,隻有把這個中心環節抓好,才會激發人的思想覺悟和創造能力,兩個文明建設就會相互促進,全麵、協調地發展。所以,這兩手決不是互不相關的,更不能把它們互相割裂、甚至對立起來,而是互相依存、互為條件、互相製約、互相促進的,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這就是鄧小平一貫堅持的“兩點論”。
鄧小平運用辯證法的觀該觀察事物,指導工作,提出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方針和指導思想。這對於保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健康、順利地進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擺正這兩手的關係,特別是如何正確處理政治與經濟相統一的關係,至今仍是一個值得嚴重注意和加以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1989年風波過後,鄧小平在總結十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時,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這裏所說的一手硬,是指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抓得比較好,比較得力;一手軟則是指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好,也包括法製建設和打擊備種犯罪活動抓得不得力。這是對所以會出現“一手硬、一手軟”這種不健康、不正常狀態的原因的深刻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