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軍在內戰初期節節失利,從政治上看主要是由於掌握國會領導權的長老派動搖妥協,不願與國王徹底決裂,滿足於既得利益,無意推翻王權;軍事上主要是由於統帥埃塞克斯等人消極怠戰,缺乏主動進攻精神,軍隊缺乏訓練,素質較差。後來軍中湧現出了一批以克倫威爾為代表的傑出將領。克倫威爾親自組織“東部聯盟”軍隊1.2萬人,在1643年的東部幾場戰鬥中連戰皆捷。
1644年7月初,兩軍在馬斯頓荒原展開了內戰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會戰。克倫威爾指揮左翼騎兵很快摧毀了王軍第一、第二線騎兵,魯伯特落荒而逃。一個半小時後,國會軍左翼取得勝利。但是,中路步兵和右翼騎兵卻遭到王軍步兵和騎兵的猛烈反擊,步步後退,處境危急。克倫威爾此時一舉擊潰王軍右翼騎兵,又集中兵力衝入王軍步兵陣中,使得王軍潰敗。馬斯頓荒原之戰是英國內戰的轉折點,它扭轉了國會軍連連失利的局麵,從此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同時,這次會戰也是克倫威爾一生的轉折點,他對取得會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他的部隊從此也以“鐵騎軍”聞名全國。
此後,克倫威爾在軍隊中代表國會,在國會中代表軍隊,一身二任,以他為首的獨立派掌握了軍隊的實權。內戰的形勢也大為改觀。國會軍一改過去被動防守、等待作戰的消極路線,采取主動進攻、迫敵決戰的積極進攻戰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勝利。其中以內斯比一戰最為重要。
1648年,第一次內戰勝利後,革命陣營內部長老派和獨立派之間的鬥爭日益激烈。長老派早在1647年2月就迫使國會通過解散軍隊法案,引起廣大軍官和士兵、群眾的強烈不滿。8月6日,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團結小資產階級激進派別“平等派”,在倫敦群眾的支持下,率軍隊開進首都,許多長老派議員倉皇逃走,獨立派掌握了國會實權。但是,克倫威爾馬上反過來鎮壓了激進的“平等派”。
正當革命陣營發生分裂和鬥爭時,查理一世逃出國會軍大本營,勾結長老派和蘇格蘭人,於1648年2月在西南部發動叛亂,第二次內戰爆發。國會軍先後在威爾士和東部平息王黨叛亂,並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國王的蘇格蘭軍隊進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頓會戰。克倫威爾首先向蘇格蘭軍左側的英國王軍蘭代爾部發起猛攻,經過四個小時的激戰擊潰王軍。克倫威爾乘勝直撲蘇格蘭軍,先將裏布爾河右岸的敵軍擊潰,隨後渡河追擊。18日晨,國會軍在距普雷斯頓15英裏處的威根追上蘇格蘭軍,並立即率部插入敵陣,將敵後衛部隊切割成數段,分而殲之。19日,國會軍繼續追殲蘇格蘭軍。克倫威爾同漢密爾頓在沃林頓附近進行了自蘇格蘭軍入侵以來最激烈的戰鬥。克倫威爾奪取山隘和默西河上的一座橋梁,蘇格蘭軍退路已斷,大部分人馬投降。8月25日,漢密爾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向國會軍將領蘭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內戰以英國國會軍粉碎蘇格蘭軍和王軍的進攻宣告結束。
英國內戰以資產階級、新貴族取得勝利並奪得政權而結束。它是英國資產階級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同封建專製王權之間的一次大搏鬥。通過戰爭,專製王權被推翻,新貴族和資產階級確立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地位,為英國資本主義製度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在內戰中,以克倫威爾為代表的革命領導人創建了新型軍隊,並在實踐中創造了一套新的戰略戰術,在歐洲軍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英國內戰的結果是把封建專製的代表查理一世處以死刑,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克倫威爾的統治
1628年,在英國議會下院,有一位約30歲的新議員,他在發言時,以激烈而又富有理性的言語,精練有力地抨擊了查理一世的反動統治,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日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主要軍事、政治領導人、獨立派領袖、虔誠的清教徒奧列弗·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於1599年4月出生在亨丁頓郡的一個鄉紳家庭,自幼過著嚴格的清教徒生活。17歲時他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後來到倫敦改學法律。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經營農牧業,成為農場主。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稅收政策和專製製度,他的事業很不景氣,不得不拍賣部分地產而降為小地主。1628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但是,他在政治上真正嶄露頭角卻是在英國內戰開始之後。
1642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首次內戰爆發。克倫威爾站在議會一邊,投入反對國王的戰鬥。內戰初期,國會軍因指揮不力而節節失利。到1643年秋,國王軍已據有四分之三的國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麵臨夭折的危險。就在這緊急關頭,克倫威爾風塵仆仆地趕到東部各郡,組成東部聯盟,親自出錢組織了有名的“鐵騎軍”。這是一支精誠團結、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同時又虔誠信仰清教的隊伍。在以後的戰役中屢建奇功。
1644年7月2日,國會軍與國王軍在約克城附近的馬斯頓大草原上,進行自內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會戰。克倫威爾率領著國會軍騎兵,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馬斯頓草原戰役成為英國內戰的轉折點,國會軍從此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克倫威爾在戰鬥中表現出的卓越軍事才能,使他被稱為“鐵人”,聲震全國,威望日高。
馬斯頓戰役後,克倫威爾決心依照自己的建軍經驗,徹底改組國會軍。1644年12月,他在國會會議上聲色俱厲地對長老會派議員說,如果再不實行軍事改革,戰爭勢必延長,人民再也不願忍耐下去了。長老會派迫於形勢,授權克倫威爾組建新軍,史稱“新模範軍”。克倫威爾以“鐵騎軍”為核心,以中將銜自任新軍副總司令。通過這次軍事改革,克倫威爾從長老會派手裏奪取了軍權,成為英國軍隊的實際統帥。
1645年6月,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模範軍”在納斯比戰役中顯示了強大的威力。僅僅三個小時的戰鬥,便全殲了國王軍的主力,基本結束了第一次內戰。此後,克倫威爾又擊敗了國王軍隊的反攻,並將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台。1649年5月,英國宣布成立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