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巧舌如簧(1)(1 / 2)

蘇東坡巧對遼使

宋哲宗元祐年間,遼國使臣來宋,哲宗就派翰林學士蘇軾接待、陪伴遼使。遼使久聞蘇東坡的鼎鼎大名,便絞盡腦汁,想出個題目難一難他。

這天,遼使搬出半副對聯“三光日月星”,請蘇東坡對出下聯。這半副對聯出自遼國,流傳已久,遼國的文人學士,竟沒有人能對得出的,號稱“絕對”。遼使自以為蘇東坡這下子一定被難住了,很是得意。

蘇東坡略一思索,便把遼使的副手喚過來,輕輕對他說:“如果我能對出來,而貴國大使卻對不出,這不是大大損傷了貴國的體麵麼?‘四詩風雅頌’是天然之對,你何不先去告訴貴大使?”原來《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雅》又分為《大雅》與《小雅》,故稱“四詩”。副使依言轉告。遼使見蘇軾毫不費力地對出這副“絕對”,驚歎不已。哪知蘇東坡又道:“這次讓我自己來對一對。”於是徐徐吟道:“四德元亨利。”

當時讀書人幾乎都知道,《易經》中將《乾卦》中的“元亨利貞”四字稱為“四德”。遼使見蘇軾說漏了一個字,連忙要起身反駁,蘇軾卻搖搖手道:“且住!你以為我忘了一個字麼?恭謹地閉上你的嘴巴吧。這個字是我國仁祖的名諱。兩國既為兄弟之邦你也就是我國的外臣,難道不應該也諱一諱麼?”原來,哲宗的祖先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貞”同音,在封建社會中,臣民百姓避皇帝及其祖先的名諱,這是極為平常的一個規矩,而缺字則是避諱方式的一種。一番話,說得遼使張口結舌,對蘇軾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故事流傳了幾百年,到了明代,又有人想出“六脈寸關尺”、“一陣風雷雨”等來對這“三光日月星”的。

對聯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對聯是文學藝術的結晶,對聯是漢語特有的輝煌。蘇東坡巧用對聯對付遼使,既捍衛了宋朝的尊嚴,也弘揚了文化。

語言是曆史的檔案……語言是詩歌的化石。

——愛默生

聰明的裏根

1984年在美國競選總統的電視論辯中,蒙代爾自恃年輕力壯、學識淵博,竭力攻擊裏根年齡大,不適宜擔此重任。作為長者的裏根如果以牙還牙、破口大罵,就會有失作為長輩沉穩持重的優勢;如果逆來順受、裝聾作啞,那麼在年輕氣盛的蒙代爾麵前,又會顯得老氣橫秋、難有作為了。於是裏根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對方的短處,使用故作否定的形式,麵帶微笑地回答對手說:

“蒙代爾說我年齡大而精力不充沛,但是我是不會把對手年輕、不成熟這類問題在競選中加以利用的。”

裏根的答辯,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最後取得了絕大多數選票。

裏根真的很聰明,他沒有直接反駁對手對他的批評,而是采用故作否定的形式,於無形中顯出對手的淺薄,同時也襯托出自己的寬宏大量,不與他人計較的品格。

語言是科學的唯一工具,詞彙隻是思想的符號。

——塞·約翰遜

拿破侖妙語激將

據說拿破侖不但用兵如神,而且機智幽默、擅長辭令。有一次,歐洲反法神聖同盟兵犯法國,來勢洶洶。法國軍隊迅速展開一場激烈的防禦戰,拿破侖派手下兩個屢建奇功的軍團擔任起艱巨的防禦任務。沒想到,防禦部隊的士氣低落,結果被敵兵打得落花流水,四處逃竄。

拿破侖背著雙手審視著逃軍,沉默不語。良久,他終於怒聲傳令:“集合!全體士兵統統集合!”

垂頭喪氣的士兵們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觀察拿破侖的一舉一動。

拿破侖雙手抱胸,在隊伍麵前踱來踱去,步子越來越急促,皮鞋叩打著地麵的聲音越來越響,震得殘兵敗將們心驚肉跳。他們偷偷望著統帥,煩躁不安地等待訓斥。拿破侖終於滿懷悲憤地開始演講:

“你們不應該動搖信心!你們不應該隨隨便便丟掉自己的陣地!你們知道,奪回那些陣地是多麼的不容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呀!”

看著士兵們慚愧地低下了頭,拿破侖猛然回頭命令道:“參謀長閣下,請你在這兩個軍團的旗子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他們不再屬於法蘭西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