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治
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複經濟,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隻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
此外,根據官方統計數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墾田麵積從1651年順治時期的2,90億畝增加到了7,30億畝。像拋荒嚴重的兩淮地區,至康熙中期已“無尺寸之荒蕪”。因遭三藩叛亂而更加殘破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開墾無遺。相應的是糧食價格從順治時期的鬥米二錢(銀) 在康熙年間降到了0.5到0.6錢(銀) 。
另一方麵,康熙平定內亂,將台灣收回,使中國的疆土進一步擴大。當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麵積為1300萬平方公裏。
康熙卓絕的武功主要體現在:
平定三藩: 所謂“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來,他們各霸一方,形成幾股割據勢力。“三藩”都擁有大量武裝。特別是吳三桂,“功最高,兵最強”,積極儲將帥,習武備,使“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他們仗著自己日益壯大的力量,飛揚跋扈,不聽約束,給清朝以很大威脅。而且所耗軍費巨大。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誘鼓動。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叛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陷落,一時局麵相當嚴重。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變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被迫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1677年投降。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複。1678年八月,吳三桂死,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複湖南、廣西和四川。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雲貴悉平。
此次平叛的勝利,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收複台灣: 在三藩剛剛平定不久,割據台灣的鄭氏家族發生內亂。起因是1662年鄭成功病逝後,其子鄭經立。1681年,鄭經死後,其部將馮錫範等殺死了鄭氏的繼承人,改立鄭經次子克塽繼承延平王位。鄭克塽年幼,成為馮錫範的傀儡。
康熙在此情況下,決心為了國家統一收複台灣。1681年七月,康熙下詔“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與將軍總督等統舟師進取澎湖、台灣”。
1683年,施琅率領戰艦三百,精銳水師二萬,進攻澎湖。經過七天激戰,清軍占領了澎湖。不久,鄭克塽派人前來乞降,清軍進駐台灣。
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台灣、鳳山、諸羅),隸福建省,並在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下,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更加密切。
平定準噶爾叛亂: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紮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清朝,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部,從17世紀中葉以後逐漸強盛起來。特別到噶爾丹為汗時期,勢力更加強大。他不僅統治了厄魯特四部,而且占領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勢力達到青海、西藏地區。為了實現割據一方的野心,噶爾丹與正在對外擴張的沙俄勾結起來,於1688年春,對喀爾喀蒙古發動了突然進攻。在清政府的幫助下,噶爾丹暫時退兵。
1690年,噶爾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萬多騎兵,向內蒙古大舉進攻。
康熙帝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鞏固邊疆,曾先後於1690年,1696年和1697年三次親征,打敗了叛軍。最後,噶爾丹走投無路,染病死去。
噶爾丹叛亂被粉碎以後,喀爾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清政府設置將軍和參讚大臣率兵駐守科布多和烏蘇雅台等重鎮,加強了對喀爾喀蒙古地區的管理和統治。
此後,清政府又先後平息了噶爾丹的侄子阿拉布坦的叛亂,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和準部貴族阿睦爾撒納在伊犁發動的叛亂。並改西寧衛為西寧府,設立青海辦事大臣,分蒙古族為二十九旗,加強了對青海的管理;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參讚大臣、劣謨大臣、都統等,率兵分駐伊犁、塔城等地,鞏固了對天山北路的統治。
平定準噶爾叛亂,突顯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其武功中最值得書寫的一筆。
遏製沙皇俄國的擴張。明末清初,沙俄在亞歐大陸上不斷向東擴張,並於17世紀中期侵入了中國黑龍江地區。沙皇多次遣使來華,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關係,但因俄國侵占中國領土等問題而遭到清政府拒絕。此外,由於清初國內尚未安定,所以直到17世紀80年代中期,康熙才對黑龍江地區的俄國據點雅克薩采取了有力的軍事行動。
俄國因內外問題一時無力在東方大規模用兵,遂希望議和,被康熙接受。1689年,中俄訂立了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和近現代歐美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條約。根據條約,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和直達於海的外興安嶺為中俄邊界,外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土地的歸屬另行議定。這樣,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被確認為中國的領土。此後,俄國多次派遣使節和商隊來到北京,清政府還在北京建立了俄羅斯館供俄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