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在兩輩人的精心嗬護下長大,從小到大,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有人第一時間站出來給他們解決。在他們心裏就養成了這種依賴的習慣,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他們不願想辦法解決,而是放任自流,認為總有人會站出來替自己解決。
2.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
有些人從學校開始,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慣。比如,作業都要等到假期的最後一天才做;遇到不會的題目,不願意多加思考,直接翻參考答案。這些習慣被帶到工作中來,就會引發很多問題。
3.沒有上進心,沒有目標
有些人在工作中總是表現平平不夠積極,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和目標,也因此喪失了人該有的上進心。如果一個人連上進心都沒有,又怎麼可能積極地麵對工作呢?
一個有惰性的人不僅對工作毫無積極性,而且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對待工作上比較棘手的問題,他們都選擇一拖再拖,導致到最後問題成堆不可收拾。因此,身存惰性,其實也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
趙雯從小就是個嬌嬌女,家裏的一切事物都有母親打理,出門在外又有父親的苦心安排。就連如今畢業找的工作,都是趙雯的父親一手安排的。趙雯在學校時表現一般,到公司也一直表現平平。在同事眼裏,這個小姑娘做事恐怕是整個公司最不積極的了。領導分派任務下來,她坐在那邊半天一點沒動,而是托著下巴看著電腦上的八卦新聞。有時候,同事看不過去便問她怎麼還不幹活,她回答說:“急什麼?我還沒想好怎麼開始呢?”由於公司都是分工比較明確的,每一個環節又是相扣的。趙雯處理好文件要趕緊交給技術部門,技術部門才能下發給工廠。可是,等了好幾天,技術部門的人都沒能等到趙雯的資料。走到趙雯辦公桌前一看,大小姐正在悠閑地喝著茶上網呢。那人看不過眼,兩人當場就爭吵了起來。
第二天,公司的部門經理便找到了趙雯,他語氣平和地問:“趙雯,你能不能告訴我你5年內的職業規劃是什麼?”趙雯站在一邊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自己為什麼要規劃,上班嘛,不都是過一天是一天嗎?經理搖搖頭說:“趙雯啊,我看你還是辭職吧。”這回趙雯急了,大聲說:“為什麼要我辭職?我又沒犯錯誤。”經理說:“你是沒犯錯,可是你也沒給公司帶來任何價值啊。你做事拖拖拉拉,一點責任心也沒有,導致後麵同事的工作進度也跟著慢了下來。而且,你根本就沒有上進心,又怎麼能為公司做出貢獻呢?”趙雯聽著經理的話,心裏有些慚愧。拖拖拉拉是自己從小就養成的習慣,生活中沒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影響,沒想到卻讓自己丟了工作。
公司是一個大集體,每一個人的工作都關乎著整個公司的發展。像趙雯這樣辦事拖拖拉拉、毫無效率的員工,不僅不能為公司做出任何貢獻,而且還會拖公司的後腿,影響公司的運行。一個對公司毫無用途,反而還會增加公司負擔的人,又有哪家公司敢錄用呢?
失敗者與成功者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有強大的意誌力去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失敗者總是控製不住地去偷懶。總之,想要成功,克服惰性迫在眉睫。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增強自己的意誌力,讓我們消除已經存在的惰性呢?
1.做一個任務表,用顏色區分輕重緩急
我們可以把每天的工作內容做成一個表格,分別用紅、橙、黃代表事情很緊急、稍微緊急和不緊急三種類型。然後根據這些次序有規律地去執行。
2.鍛煉自己的意誌力
想要消除惰性,鍛煉意誌力很重要。不光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多鍛煉自己的意誌力。例如,我們可以選擇一件較難完成的事,然後計算自己完成的時間。下次,我們再做這件事時,就要保證自己能少於上一次所用的時間。通過這樣的鍛煉來使得自己的意誌力得到加強,做事也能更加堅持。
3.做個行動派
一個任務下來後,我們不要害怕出錯,要趕緊去執行。如果是比較困難的任務,我們可以一邊執行一邊思考辦法,但是絕對不能中途放棄。在生活中,我們也要鍛煉自己,遇事要膽大心細,做個勇敢的行動派。
4.不要隨意更改自己的計劃,任何事情都要立即執行在工作中,我們不要隨意改變自己的工作計劃,不要一件事遇到難題就趕緊放下,去繼續做另一件事,這樣下去,就會養成我們容易放棄,遇事就愛逃避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