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效率法則——讓自己變得高效的3個方法(1)(3 / 3)

3.努力讓自己忙起來

在公司裏,不要保持無所事事的狀態,即使是工作完成了,也要讓自己努力地忙碌起來。如果同事的請求合情合理,不妨幫一下;如果是故意安排你的工作,那麼你就要先讓自己保持一個忙碌的狀態,讓別人無話可說。

在工作中,同事相處、下屬和領導相處,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交織。有時候,如果自己的精力允許,那麼可以熱心地幫助自己的同事,也不要害怕接受領導的安排;如果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有限,不要害怕拒絕。隻有懂得適當地拒絕別人,才能讓我們在職場中保持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

利用好你的時間, 養成高效工作的習慣

時間,是我們最常見、最豐富的資產。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也是公平的,而成功者與平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誰更加善於利用每天工作的那8個小時,乃至工作之後的閑暇時間。成功者從來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1分鍾對於他們而言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也可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對時間的管理,不在於你在1個小時之內能完成多少事,而是你能把一件事做到何種程度。糟糕的時間管理,表現為一天到晚總有忙不完的事,但是這些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不僅時間被浪費,而且拖延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培根曾說過:“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成功者善於把每個時間都賦予它們意義,每個時間點都有指定的事情等待去完成,能夠按照這些計劃一點點實施,就能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工作也會變得更加高效。

福克林是法國著名的家具銷售商,談及他的成功之道時,他說:“我的每一秒每一分對我而言都有重要的事情必須去完成,時間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做對就要有明確的時間管理。”福克林的家具店如今是法國規模最大的店麵,裏麵雇用了一百多位工人,為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客戶服務。對於經營自己的家具店,福克林做任何決策總是當機立斷,他認為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猶豫和徘徊上。對於員工,他也嚴格要求,上班時間就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一定不可以出現散漫的現象。正是福克林對自己和員工這樣嚴格的要求,把每一點的時間都花在公司的經營上,才使得福克林能收獲如今的名利。

人一天的時間可以被分為三個部分: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8個小時的工作或學習時間、8個小時的空閑時間。除了睡眠時間,我們該如何利用好上班的8個小時,以及空閑的8個小時呢?

一般我們認為,決定工作好壞的就是上班的8個小時。學會運用科學技巧,合理地利用好時間,才能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並且可以有時間做更多有益的事。

1.集中精力,不把時間浪費在發呆上

有些人做事時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幹擾,從而無法集中精力於自己的工作中;也有一些人意誌力不夠堅定,工作做不了多久,就開始分心做別的事情。想要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就要加強自己的意誌力。不要依賴於明天,一旦有什麼工作,就要立刻完成。隻有抱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才能把最大的精力集中於工作上。

2.經常做計劃,做成一個表格

對待工作,要做好一個明確的計劃表,具體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要花多長時間來完成。對於不同的工作,我們要學會按主次來執行。要知道緊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事不一定緊急,很多人就隻知道完成手頭的緊急事,而遺忘了處理重要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做成一個有時間軸的計劃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什麼重要的事是必須要及時完成的,又有什麼事是可以稍微延遲的。

3.改掉瞎忙的習慣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會抱怨自己太過忙碌,其實都是由於他們在完成工作時毫無章法導致的。他們習慣於腦子裏蹦出什麼就先做什麼,完全靠記憶來主宰一天的工作。殊不知,人的記憶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很多事情還是要落到筆頭上,才不會遺忘。改掉到處瞎忙的習慣,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才能讓我們的時間都花在“刀刃”上。

4.立即行動的做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