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訊問趙冰的同時,儲小悅已經給刑警大隊做了分工。第一組核對趙冰的電話通話記錄。趙冰的主要社會關係都在宜興,外地的朋友不是很多,如果有的話也多是生意上的客戶。因此,儲小悅要求民警們把趙冰的所有外地通話記錄盡量落實到人。第二組在宜興市公安局網監支隊的協助下梳理趙冰的網上交易情況。第三組調查趙冰的銀行卡上的資金來往情況。第四組,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組,負責到物流公司調查趙冰的發貨單據。因為前三組落實具體情況不是很容易,比如銀行彙款,彙款人當然知道槍支交易是非法的,根本不會留下真實的姓名地址。但物流快遞不同,收件人的名字或許是假的,但地址和電話總該是真的吧,否則快遞公司怎麼送貨呢?
以上四個組的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雖然工作量很大,但遲早會有結果。儲小悅相信,等查到趙冰的下家,他就是不承認也沒有任何意義。現在,儲小悅最擔心的是火藥。火藥是易燃易爆品,獵槍的彈藥更不是一般煙花爆竹用的火藥可比。如果趙冰還有隱藏的火藥沒有交代,那可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宜興警方的眼皮底下有一個如此規模的槍支彈藥加工窩點,已經讓儲小悅有些汗顏了。如今警方已經介入此案,在警方介入之後再出什麼意外,那可就真的說不過去了。可是,怎麼才能讓趙冰說實話呢?
無錫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陳潔也覺得這樣審下去不是辦法。他親自參與過訊問,知道趙冰有一套對付民警的策略。在訊問過程中,趙冰不斷拋出一些假線索對警方進行試探。如果訊問民警立刻揭穿他的謊話,說明警方對這方麵的情況已經有所了解;如果警方派人去調查核實,那就說明警方並不掌握這方麵的情況。通過這種手段,他就可以大致推測警方對他的底細到底了解多少。比如,民警詢問他槍機的部件是在哪裏打的孔,趙冰就拋出了一個所謂的“深圳人”,說不但是槍機的部件,子彈的底火杯以及槍管上雕刻的虎頭標誌都是這個深圳人幫助加工的。他並不知道這個深圳人的具體姓名,都是通過網上聯係,深圳人給他一個發貨地址和銀行賬號,他把需要加工的部件寄到指定地址,再往銀行賬號上打錢,深圳人加工好之後再給他寄回來。但這個深圳人的情況警方根本無法核實,趙冰姑妄說之,民警也就隻能姑妄聽之。直到幾天後,在物流公司查單據的民警根本沒發現趙冰所說的那個地址的發貨單,這才揭穿了趙冰的謊話,他不得不承認那些部件是找本地的小型五金加工廠進行加工的。陳潔想,如果這樣被趙冰牽著鼻子走,這場訊問可就成馬拉鬆了,哪有那麼多時間讓他耽誤?尤其是是否還有隱藏火藥的問題,必須馬上解決。
陳潔叫上儲小悅和網監支隊教導員路學兵等幾個專案組成員商量了一下。大家認為,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到底還有沒有藏匿危險品的窩點。陳潔說肯定有。他曾經讓民警檢查過從趙冰身上搜出來的鑰匙。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他就讓民警們一把鑰匙一把鑰匙地核對,結果發現有兩把鑰匙找不到對應的鎖。問趙冰,趙冰說他想不起來了。陳潔分析,如果趙冰另有存放危險品的庫房,他肯定不放心把鑰匙給別人,必定隨身攜帶,而這兩把多餘的鑰匙,很可能是庫房鑰匙。這個問題確定了,下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庫房到底在哪兒?
儲小悅說,那我把趙冰的社會關係再梳理一下,曾經詢問過的,可以再問問。路學兵補充說,也許前幾次搜查還不夠徹底,不妨再搜一遍。
大家分頭行動,結果兩方麵都見了成效。趙冰的表妹提供了一個情況。這位表妹,就是曾經被一個老男人糾纏的那位,趙冰替她把那個老男人教訓了一頓,還因此蹲了一個月班房。因為被警察帶走的時候比較突然,趙冰來不及收拾加工點裏的配件,就給母親帶信讓她幫助轉移。母親分幾次轉移了加工點的配件,其中一次借用了表妹的車。表妹問去哪兒啊,趙冰母親說,就是到你表哥的廠裏搬點兒東西,送到他家樓下車庫裏。
此時,還發生了一個插曲,對警方來說是個好消息。趙冰的母親已經被宜興公安機關收審。她隻承認到趙冰的加工廠裏燒掉了十幾個槍托,其他的一概一問三不知。但畢竟是心虛,恰逢一個獄友要出去了,她就托獄友出去之後給她的親戚打個電話,說丁山的租房陽台的牆洞裏有一包好茶葉,讓他幫著取出來。這位獄友沒打電話,而是直接把情況反映給了宜興警方。民警一聽,哪有在牆洞裏藏茶葉的,擺明了是要轉移贓物嘛。於是到趙冰母親在丁山的租房一查,那個牆洞裏放的哪裏是茶葉,而是一支完整的獵槍。專案組的民警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放心了,趙冰不是不承認有整槍嗎?這回看他還怎麼抵賴。
重新搜查的那一路民警在趙冰的家裏發現了兩張房租的收條,進一步證實樓下的車庫是趙冰租的。此外,還有一個意外發現——賬本,裏麵記錄了近一年來趙冰的發貨情況。在衛生間水箱後的瓷磚下麵,還有一份用塑料袋包裹著的離婚協議書。
在趙冰住處樓下的車庫裏,民警查獲了大量黑火藥和部分黃火藥,總重量大約200公斤,此外還有一批槍支配件以及彈藥組件。儲小悅終於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有點兒後怕。200公斤火藥——不是普通的火藥,而是子彈的發射藥——足夠把趙冰住的那整幢居民樓炸上天了,這小子膽子也有點兒太大了,天天就睡在火藥桶上。一旦出點兒什麼意外,還有一樓的人給他陪葬。
看了趙冰的賬本,專案組的成員們不由麵麵相覷。一年來趙冰賣出的整槍不下40支,槍管槍機等配件以及彈藥組件和火藥等等更是不計其數,從賬本上看,僅僅一年的獲利就有110萬元。而其出售槍支的流向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到此時為止,專案組可以確定的整槍流向就已經涉及全國十一個省區的二十個城市,而其他零部件和彈藥組件的流向尚難以統計。這麼些槍流散到社會上,那是多大的隱患!
而今,專案組的當務之急是——追槍。
千裏尋槍
在繼續審查趙冰的同時,專案組將目前取得的進展向市局領導進行了彙報。無錫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趙誌新肯定了專案組的工作並作出批示,要求專案組查清趙冰的全部犯罪事實,追繳所有出售的槍支,消除一切治安隱患。專案組決定,立刻開展追槍行動,追繳流散在社會上的黑槍,抓捕非法買賣槍支的犯罪嫌疑人。
專案組分別從治安、網監、技偵部門和宜興市局抽調18名民警,組成三個工作組,分赴四川、湖南、江西等流散槍支比較集中的地區,進行重點對象的抓捕工作。6月16日,農曆端午,三個工作組均已到達指定位置。
四川工作組由陳潔和路學兵等五人組成,他們此行的重點目標名叫許華,網名“眉山獵人”,是“中國狩獵論壇”的常客,也是趙冰的主要供貨對象之一。許華和朋友共同開了一個戶外用品商店,出售野營用品。同時,他們還組織一些戶外活動。朋友不在期間,就由許華來打理店裏的生意。他那位朋友絕對想不到,許華除了賣野營用品之外,還兜售槍支彈藥。
工作組到達眉山之後,立刻和當地警方取得聯係。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很快確定了許華的位置,得知許華當天和妻子一起回老家。這種情況下跟蹤比較困難,五位民警商量了一下,決定在成樂高速眉山出口守候,反正他總是要回來的。這時候民警們都餓得不行了,星夜兼程趕到眉山,還沒吃一口東西。民警小史從車裏拿出麵包,又到附近的小攤上買了幾個雞爪子,眾人正打算抓緊時間吃口東西,陳潔的電話響了。當地警方通知他們,許華正在返回的路上。這下連飯也吃不成了,大家迅速上車趕到預定位置,當地警方也派了一輛沒標誌的警車協助抓捕。
不久,一輛十分紮眼的紅色名爵轎車向眉山方向駛去。民警們一眼就認出了這輛車。這輛車是許華新買的,為此他很是引以為豪,還把自己和車的照片發到“中國狩獵論壇”上炫耀了一番。論壇上的信息民警們早就研究過,對這輛車再熟悉不過。於是民警們開車緊隨其後,在一個岔路口,兩輛警車一前一後把紅色名爵卡在了中間,車裏坐著的正是許華和他的妻子。
控製住許華,兩輛警車把紅色名爵夾在中間,馬上駛往許華的住處。在許華在租房裏,民警們查獲禿鷹氣槍1支、軍用子彈28發、小口徑步槍子彈200餘發、大量氣槍鉛彈和成品底火,以及部分槍支部件。此外,幾十公斤火藥就堆在許華租住處的樓道裏。搬這些火藥的時候,幾個民警都提心吊膽的,萬一炸了,可就再也吃不上“無錫三白”了。
在派出所,工作組的民警們對許華進行了突審。許華交代得還算徹底,自2009年10月以來,他分四次從趙冰那裏購得單管獵槍10支,單價在5000元左右,然後又以10000元左右的價格轉賣成都和彭山的買家。許華知道自己這次犯的事不小,非法持有、買賣槍支彈藥,數量不在少數,可能沒個十年八年出不來了。於是他請求民警,能否和妻子說句話。出於人道的考慮,民警們答應了他的要求,安排他和妻子見麵。夫妻相見之後,許華就說了一句話:“等我。”隨即兩口子抱頭痛哭。民警們在一旁看著,不由心中歎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根據許華的交代,工作組民警分頭赴成都和彭山繼續追繳黑槍。在四川警方的配合下,至6月底,已經將許華出售的獵槍大部分追回,並且抓獲了多名購買和販賣黑槍的犯罪嫌疑人。在這個過程中,類似許華和妻子相擁而泣的場麵,他們經曆了不止一次。
成都的嚴力是政府機關幹部,2008年曾誌願到汶川抗震救災,被單位樹了典型,近期還準備提拔。鑒於他的身份,民警們沒有直接到單位抓人,而是約他出來非正式地談談。得知對方是無錫來的警察,嚴力立刻意識到和槍有關。他知道無錫警察給他留了麵子,也就不再隱瞞,交代了他從許華處購買三支獵槍,並把其中兩支轉讓他人的犯罪事實。民警從他家裏找到那支獵槍的時候發現,那支槍甚至還沒使用過。被警方帶走之前,嚴力請求和自己的姐姐見一麵,交代一下後事。姐弟相見的場麵讓無錫的民警都很感動。他們內心裏真的很為嚴力惋惜,但法律就是法律。一個人愛槍並沒有錯,但因為個人愛好觸碰法律的底限,就會受到法律的製裁。
湖南工作組、江西工作組的追槍工作也在同步進行。6月18日,湖南工作組抓獲涉嫌販賣火藥的犯罪嫌疑人石秀蓮。6月20日,又抓獲了趙冰在湖南的兩個大客戶,他們先後在趙冰處購買雙管獵槍套件5套、單管獵槍套件27套,以及已加工成獵槍槍管的無縫鋼管60根,這兩人分頭將這些套件組裝或加工成整槍後就地出售。
江西工作組遇到了一點兒麻煩。在江西撫州抓獲一名涉嫌買賣槍支的犯罪嫌疑人之後,工作組再赴鷹潭市餘江縣。誰也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還沒到餘江,天氣突變,暴雨傾盆。餘江縣被洪水圍困,警車行至餘江縣城外麵就再也無法向前一步,民警們幹著急也沒辦法。好在盡管他們進不去,犯罪嫌疑人也出不來。被困鷹潭期間,工作組也沒閑著。他們著手梳理贛州地區的涉槍線索,抓獲一名涉槍犯罪嫌疑人。據此人交代,他曾向趙冰購買單管獵槍10支,雙管獵槍2支,火藥30斤,底火12000個,彈殼、彈杯各6000個,並將其中部分槍支轉賣。
“6·8”槍案辦到這時候,無錫警方遇到了難題。盡管三個追槍工作組追回了部分槍支彈藥,抓獲了一批倒賣槍支彈藥的犯罪嫌疑人,但仍有大量線索有待核查,其範圍幾乎涉及全國。為了及時消除治安隱患,追繳流散的槍支彈藥,這些線索都必須一一查實。這麼大的工作量,這麼大的排查範圍,僅靠宜興或無錫一地的警力是難以完成的,需要兄弟省市公安機關協同作戰。
江蘇省公安廳高度重視此案,孫文德廳長多次就專案偵查工作作出批示,秦軍副廳長親自踏勘現場,聽取彙報。2010年6月29日,省廳領導在聽取了“6·8”案件的情況彙報後,決定進京向公安部進行專題彙報,尋求支持。
決不放過一槍、一彈、一人
可以說,江蘇警方向公安部的彙報恰逢其時。2010年5月,也就是無錫“6·8”槍案發生之前一個月,劉紹武出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
劉紹武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他擔任奧運北京安保指揮中心常務副總指揮、奧運安保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奧組委安保部部長,具有豐富的國際性重大活動安保工作經驗。他到公安部上任的時候,上海世博會剛剛開幕,廣州亞運會也將於半年後召開。劉紹武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擔任治安管理局局長,不但體現了公安部黨委對他的信任,同時也是一次大檢驗,既是對他個人的檢驗,也是對多年來的治安管理工作的檢驗。
為了確保世博會和亞運會的絕對安全,黨中央製定了“以麵保點”的戰略決策,即以整個社會麵的穩定確保世博園區和亞運會這些“點”的絕對安全。治爆緝槍對於確保社會麵穩定關係重大,上任伊始,劉紹武局長就聽取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彙報,部署下一步治爆緝槍工作。
2010年7月1日,劉紹武局長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相關領導聽取了江蘇省廳和無錫專案組關於“6·8”案件的彙報。劉紹武局長敏銳地意識到,江蘇無錫的“6·8”案件為在全國範圍內打擊涉槍犯罪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可以以此為契機,把治爆緝槍工作引向深入。尤其是在世博會期間和亞運會即將召開的背景下,公安機關更應全力以赴,迅速清除治安隱患。但是,從現在這個案件的規模來說,僅靠江蘇無錫一省一市組織偵破,別說難度大,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
到目前為止,公安機關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0多人,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追回趙冰賣出的獵槍36支,還收繳了大量的彈藥和槍械組件。根據趙冰本人的交代、查獲的賬本、銀行賬戶的交易記錄以及通過物流快遞公司發貨的明細等,警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梳理了大量信息資料:從2008年5月至案發,趙冰的槍彈買賣總計6334次,現已查實的外省市轉賬、郵政彙款796筆,售出的獵槍50多支,售出的成品槍管及槍彈組件10萬餘件,流散到全國28個省(區、市),通過QQ向趙冰谘詢過槍支彈藥買賣事宜的網友有1592人,其中加入趙冰Q群的有109人,這些人員線索幾乎遍布全國。
鑒於這種情況,劉紹武局長立刻想到了幾方麵的問題:第一,這麼多流散的槍支極有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凶器,因此,決不能放過一槍、一彈、一人;第二,為徹底排除治安隱患,專案組梳理出來的每一條線索都要落實到位;第三,許多涉案人員不止有趙冰這一條非法交易槍支的途徑,要通過這些線索,深挖其他涉槍犯罪;第四,這起案件有這麼好的底子,完全有打一仗平半個天下的基礎,一定要辦成精品案例,可千萬不能做成“半拉子工程”。
於是,劉紹武局長邀請公安部刑偵局、網安局分管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於7月2日上午再次共同聽取江蘇警方的彙報。經過商討研究,大家一致認為,此案牽涉地域較廣,涉及人頭線索較多,應把它列為公安部專案,統一協調指揮。7月3日,公安部治爆緝槍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將“6·8”案件列為2010年全國治爆緝槍專項行動第四批掛牌督辦案件。從這一天開始,“6·8”專案不再是江蘇的案子、無錫的案子,而是全國的案件。公安部統一部署,各地公安機關聯合行動,打響了一場查緝地下黑槍的重大戰役。
公安部領導對此案非常重視。黃明副部長曾在江蘇工作多年,對江蘇的情況非常熟悉。看到案情彙報,黃明副部長指示深挖嚴查,不留死角,為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根據黃明副部長的指示精神,公安部治爆緝槍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計劃召開“6·8”專案協調會,部署下一步全國統一偵辦工作。此後十多天,公安部治爆緝槍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和江蘇警方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會議籌備工作中。
宜興市公安局為這次會議準備了大量資料。局領導對民警們說,宜興警方還沒經曆過這麼大的陣仗,部領導和外省市的廳領導都來了,一定要把材料準備齊全,各類線索都要整理清楚,以方便外地警方開展工作。刑警大隊全體動員,利用協調會召開前的十幾天時間分門別類梳理線索。所有線索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確定的線索,比如根據彙款記錄、物流記錄、短信、賬本得到的線索。第二類是疑似線索,比如趙冰的QQ好友。第三類是待查線索,比如趙冰在外地的聯係人等等。
在梳理這些線索的時候,最讓宜興民警們頭疼的就是物流記錄。趙冰發貨涉及的物流公司有八家,這些公司大多條件簡陋,管理混亂,連電腦管理係統都沒有,發貨記錄全是手寫的,東一張西一張,有的公司甚至不保存發貨單據,給民警的查證工作造成很大困難。難以想象,近兩年來,趙冰製作的槍支彈藥就是通過這些物流公司快遞到買家手中的。更令人感到後怕的是,趙冰前後從湖南買了400公斤火藥,竟然也是通過物流公司發往宜興的。如果連火藥都能寄,還有什麼不可以寄呢?這樣人為造成的治安隱患,實在是太可怕了。
協調會召開的前一天,宜興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民警們整夜未眠,他們將案件材料製作成PPT演示文稿,將所有的涉案線索歸納起來,刻成幾十張光盤,保證與會人員人手一張。刑警大隊的三台刻錄機一個晚上都沒消停。
在籌備協調會的同時,為了貫徹公安部領導的指示精神,江蘇警方加大了對趙冰的審查力度,以期發現更多的涉槍線索。
自學成才的“槍械專家”
證據一件一件擺在麵前,趙冰知道再抵賴下去已經沒有意義,陸陸續續交代了自己製槍販槍的全過程。回顧自己是如何走上造槍之路的,趙冰頗為自得。因為他從未學過與槍械有關的任何專業,完全是“自學成才”。
趙冰自小愛槍。不過,話又說回來,愛槍恐怕是男人的天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尤其是男孩子,大多與槍有著不解之緣。他們是在槍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那個年代,槍是中國男孩子最常見的玩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槍的關注度逐漸降低,但那隻是表麵上的。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那裏有他們童年的夢。
宜興位於江南丘陵地帶的邊緣,東臨太湖,西南就是林區。長久以來,這裏的人就有打獵的習慣,林區附近的村民家裏有一兩支獵槍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為保護自然資源和野生動物,上世紀末,江蘇所有的林區全部禁止狩獵,再加上公安機關大力查禁槍支,到如今,獵槍在民間已經基本見不到了。
趙冰1979年出生,他童年的時候,獵槍在農村還不算罕見,小孩子跟著大人到山裏打幾隻野雞也是常事。和城裏的孩子不同,城裏的孩子多半隻是在電影電視裏見過槍,再就是他們玩的玩具槍,而對趙冰來說,槍曾經是他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東西。當然,最初趙冰並沒有想到去造槍,這在當時看來有點兒太不切實際了。不過,擁有一支槍的念頭,一直深藏在他的心底某處,隻待條件成熟。
1999年,趙冰從丁蜀職業高中畢業,學的是汽車修理。經親戚介紹,到一個集團公司當駕駛員。這個集團公司是個家族企業,趙冰也算是家族裏的一員。趙冰人很聰明,幹什麼工作上手都很快,因此到2001年,他已經從一個駕駛員升為公司采購部經理,負責整個集團的生產原料采購。
采購部是一個額外收入很多的部門,在采購部幹了幾年之後,趙冰的手頭已經相當寬裕了,寬裕到可以包二奶的程度。2004年,趙冰認識了李霞。李霞是安徽人,到無錫打工,在集團采購部當文員。當時,趙冰已經結婚並有了兩個女兒,但這並不妨礙他和李霞住到一起。李霞注定將在趙冰今後的造槍生涯中充當重要角色。
2006年,趙冰在集團裏的風光日子到頭了。家族企業裏的親戚們也是分派係的,趙冰所在的那一派失勢了。如果趙冰在別的部門,可能還不會受到太大衝擊。但他是采購部經理,這可是個覬覦者頗多的職位。於是對立派係開始到處挑他的毛病,趙冰終於混不下去了。當年年底,趙冰離開了集團公司。沒了趙冰,李霞就失去了依靠,而且集團裏的人都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李霞也不得不辭職。
趙冰的父親經營茶園,趙家的經濟狀況在當地還算不錯。這幾年,趙冰在集團公司從事采購,也有些積蓄。因此,即使回家什麼也不幹,溫飽還是不成問題的。當然,趙冰是閑不住的人。回家之後,他先幫助李霞租房子找住處,安頓好了,就計劃著在丁山一帶開個湘菜館。可惜,湘菜館開了沒幾個月,因為環保方麵沒通過審核,不得不關門歇業。後來,趙冰又打算開個小型的模具廠,在丁山黃泥廠村內租民房當做廠房,設備也買了,卻因為找不到技術工人,隻好閑置。後來這處廠房成為趙冰造槍的加工點之一。
幹什麼都不成,趙冰不由得心灰意冷。閑來無事,他就上網解悶。無意中,他發現了“中國狩獵論壇”。這個論壇裏集中了一大批槍械發燒友,趙冰欣喜若狂,他從小對於槍械的熱情被激發出來,隱隱約約地,他意識到今後自己該做什麼了。從此,他成了論壇的常客,認識了許多和他一樣喜好槍械的網友。
2007年8月,在一個網友的幫助下,趙冰去了緬甸。名義上是考察珠寶玉器市場,實則是為了實地體驗一下,過過槍癮。緬甸這個地方對槍械的管理遠沒有中國嚴格,而且長期戰亂,流散民間的戰爭剩餘物資頗多。在緬甸的經曆讓趙冰終生難忘。趙冰參觀了楊寨兵工廠,對槍械的製造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還參加了多次狩獵活動,用的都是製式武器。回國之後,他把在緬甸拍的照片發到論壇上炫耀,其中有一張,他挎著AK-47,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目標有了,趙冰就有針對性地看了一些機械加工方麵的書,同時自修了宜興電大關於機械加工方麵的課程,甚至拿到了中級技工的證書。閑暇時間,他就一直泡在論壇上。偶爾他也會想到,他已經很長時間沒從事過任何工作了,再這樣下去,難免坐吃山空。可是幹什麼呢?此時他對開飯館或者模具廠之類的早已沒興趣了。
常在論壇裏混,他也發現了一些掙錢的竅門。他知道獵槍子彈和火藥的需求量相當大,論壇裏就有幾個網店出售獵槍子彈的部件。獵槍子彈和製式子彈不同。獵槍子彈的彈殼(即所謂的塑料外殼)是可以重複使用的,許多網店打出的廣告都聲稱他們出售的彈殼至少可以使用三到五次。因此,獵槍子彈也不是整顆出售的,一個彈殼往往要配上三個彈托(即杯子)、三個底火,至於裝藥,多是由購買者自己完成的。
趙冰依葫蘆畫瓢,在論壇上注冊了一個名叫“寬容塑料”的網店,做起了塑料外殼和杯子的生意,無非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但是塑料外殼和杯子的製作工藝簡單,倒買倒賣利潤不高,趙冰就動起了自製的念頭。他在當地的橡膠廠定做塑料管,從其他網店訂購彈殼底座和彈托,然後自己組裝到一起。接著,他開始試製底火。他在網上搜索資料,又查閱各種專業書籍,到化工商店購買原料,竟然配製成功。此後,製作底火的工作就交給了他的情人李霞。
一顆完整的子彈,除了彈殼、彈托、底火之外,還需要火藥。從哪兒弄火藥?趙冰在百度上搜索“單基粉”,結果找到一個叫石秀蓮的女人,住在湖南瀏陽。瀏陽是花炮之鄉,煙花廠比比皆是,在這裏買火藥根本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在電話裏,趙冰自稱姓楊,浙江人。石秀蓮對他是哪裏人並不感興趣,隻問他要火藥幹什麼用,趙冰敷衍說是做煙花,問他要多少,趙冰說七袋。石秀蓮當時就一愣,問,就買七袋?顯然,做煙花七袋火藥實在是太少了。但石秀蓮也沒再往下問,隻是說單基粉易燃易爆,要買家親自提貨。趙冰估計,這女人的火藥恐怕來路也不正。趙冰一共去過兩次瀏陽,都是從石秀蓮那裏買的火藥。第一次買的是40目的黑火藥和黃火藥,20%的濕度(因為幹粉太危險,無法運輸)。和石秀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之後,他雇車把貨送到了一家物流快遞公司的配載部,由快遞公司發往宜興。回到宜興之後,他發現火藥燃燒不完全,不能作為獵槍子彈發射藥使用,隻得又跑了一趟瀏陽。這一次,他買的是80目的火藥,試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