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Costen綜合征
又稱顳領關節綜合征。其特點是下頜關節異常,伴有耳鳴、耳聾和眩暈。好發於青年,多為一側,咀嚼時誘發。臨床表現為下頜關節異常,關節痛,關節彈響,張口困難;耳悶、耳鳴、耳聾、眩暈;頭痛、耳痛、麵痛、吞咽有異物感;下領關節活動過度,雙側下頌關節活動不對稱。
十二、Cushing綜合征
又稱小腦腦橋角綜合征。其特點是共濟失調,耳鳴、耳聾。好發於小腦腦橋角的占位或血管病變。臨床表現為小腦共濟失調,步態不穩;耳鳴,進行性感音神經性聾,以突聾或以陣發性眩暈為特點;前庭功能異常;可出現顱神經損害,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
十三、Dandy綜合征
又稱前庭性視覺識別障礙綜合征;視覺識別障礙性眩暈。特點是前庭障礙、眩暈、頭轉動時視物不清,視力障礙。好發於鏈黴素致內耳中毒者。臨床表現為視覺障礙,頭部運動時,視物不清,頭部靜止時視物正常;起病時有眩暈,日久代償後眩暈可消失,前庭功能喪失或低下;常出現於顱底外傷、帶狀皰疹、迷路炎、梅尼埃病、小腦腦橋角腫瘤、鏈黴素中毒等引起前庭功能喪失或低下的病變。
十四、雙膜破裂綜合征
其特點是突然眩暈、耳鳴、耳聾。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有眩暈,伴耳鳴和耳聾;聽力曲線可見切跡,高頻聽力喪失少,低頻聽力喪失多者,聽力恢複快,反之恢複慢;有造成內外淋巴液流的外傷因素等。
十五、頸靜脈球體瘤綜合征
其特點是藍色鼓膜伴IV~IX顱神經麻痹。好發於20~60歲的女性。臨床表現為傳導性耳聾,耳內有搏動感;麵神經麻痹;鼓膜呈藍色;IV~IX顱神經麻痹,聲帶麻痹、吞咽困難、進食發嗆、呼吸不暢。
十六、Gradenign綜合征
又稱岩尖綜合征。其特點是患側複視及顳頂區頭痛。好發於中耳炎或岩部骨髓炎。臨床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區的劇痛,顳頂區痛;外展神經麻痹而致的斜視、複視;眼後痛、角膜混濁、皰疹;蝶竇炎、中耳炎、海綿竇病變、顳骨腫瘤的病人多見。
十七、Hunt綜合征
又稱耳帶狀皰疹。其特點是帶狀皰疹、麵癱、內耳功能障礙。好發於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臨床表現為帶狀皰疹,耳部皰疹,耳及乳突劇痛,皰疹可在耳廓、耳道、鼓膜、軟齶、口腔;麵癱、流淚或淚少,舌前2/3味覺缺失,涎腺分泌減少、聽覺過敏等;聽力下降,高頻明顯伴耳鳴、眩暈、惡心、嘔吐及眼震。
十八、Jacobson綜合征
又稱鼓室神經叢綜合征。其特點是外耳道發作性刺痛。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刀割樣、針刺樣的耳內劇痛,可同時波及同側麵部和咽部;耳周痛;多因舌咽神經的鼓室支受腫瘤、炎症刺激而激惹,飲食、吞咽均可誘發。
十九、Jacod綜合征
又稱岩蝶間隙綜合征。其特點是三叉神經痛、眼肌麻痹、耳聾。好發顱底及顱中窩病變。臨床表現為三叉神經痛,I、II及1支的感覺遲鈍或消失;全眼肌癱、眼球固定、視神經萎縮、黑朦、斜視、複視、突眼;傳導性聾、耳鳴、咽鼓管阻塞症狀;齶肌癱瘓;可有累及II~VI顱神經的症狀。
二十、Pendred綜合征
又稱地方性流行性甲狀腺腫耳聾綜合征。其特點是先天性聾,甲狀腺腫。好發於近親結婚者,有遺傳性。臨床表現為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伴前庭功能損害,多為聾啞;甲狀腺彌漫性腫大或結節性腫大;體格、智力正常;有碘結合不足。
二十一、翼齶窩綜合征
又稱蝶頜窩綜合征。其特點是一側麵頜部疼痛,患側傳導性耳聾,齶部麻痹,頸部腫塊。臨床表現是患側咽鼓管症狀,傳導性耳鳴、耳聾;患側上頜磨牙後上部持續性鈍痛,頰部及眶下紮區感覺異常麻木;眼球突出,視神經萎縮,視力下降或失明;軟齶麻痹,張口時下領偏斜;翼外肌受侵,癱瘓,張口受限。顳窩部外觀豐滿、膨隆,鼻咽側壁有浸潤性占位,或頜麵隆起,頸部淋巴結腫大;則出現咽鼓管周圍綜合征。
二十二、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其特點是腦幹缺血、眩暈、耳聾、共濟失調或突然跌倒。好發於鎖骨下動脈近椎動脈發源處狹窄的患者。臨床表現是腦幹背側及外側缺血為主時,出現眩暈、眼震、共濟失調、耳鳴、耳聾、複視和吞咽困難;腦幹腹側缺血時,肢體無力,跌倒,發音困難;本病以動脈硬化、栓塞病、心髒病、膠原病、貧血者多見。
二十三、Treacher-Collin綜合征
又稱頜麵骨發育不全綜合征。其特點是先天性頌骨發育不全和聽器畸形。臨床表現為耳廓低位向後伴小耳,外耳道畸形,中耳、內耳畸形者伴傳導性聽力下降。中耳畸形以錘、砧骨多見,鐙骨偶見;顴骨發育不全呈平坦形;口唇畸形,高齶弓,牙列不齊;下頒發育不全,小頦,頦部後移;瞼裂向外下傾斜,下瞼有切跡,睫毛少;頂枕骨平坦,閉合畸形,蝶竇發育不全;齶裂、會厭發育不全。
二十四、Trotter綜合征
又稱咽鼓管周圍綜合征。其特點是耳聾、麵痛、癱瘓。好發於中年以上男性。臨床表現為鼓膜內陷,傳音性耳聾、耳鳴;三叉神經第II、III支自發性神經痛,麻木感、頦孔周圍皮膚麻木;牙關緊閉,軟齶癱,舌痛;頸淋巴結轉移,遠隔器官轉移;鼻咽側壁飽滿,咽鼓管吹張有出血,軟齶不對稱,顱底卵圓孔擴大;此綜合征可由翼齶窩綜合征發展而來。
二十五、Usher綜合征
又稱聾啞伴網膜色素變性綜合征。其特點是感音神經性聾與網膜色素變性同時存在。好發於家族性遺傳者。臨床表現為夜盲、色盲、全盲家族史;先天性雙側感音神經性聾,全聾或聾啞;視網膜色素變性,進行性色盲,視力減退,視野縮小,全盲;發音障礙、失語、嗅覺缺失、智力低下、精神分裂。
二十六、Waardenburg綜合征
又稱先天性耳聾-眼病-白額發綜合征。其特點是耳聾、眼病、額部白發。好發於家族性遺傳。臨床表現為鼻梁寬闊,瞳距增寬,內眥外移,流淚;高鼻梁,眉毛向內生長,兩眉相近;虹膜色素減少;重度感音性聾;額部白發及皮膚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