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
春日花前詠懷
這是一首詩人後期的作品。這首詩歌由詩人在花前飲酒而惹起了對光陰飛逝的無限遺憾,並通過對人生的感悟,將主題再次歸於飲酒賞花。望湘人:詞牌名。春日花前詠懷:詞題。
想盤鈴傀儡,寒食裹蒸,曾嚐少年滋味。凍勒花遲,香供酒醒,又算一番春計。鏡裏光陰,尊前明月,眼中時事。有許多閑事閑非,我說與君君記。道是榮華富貴,恁掀天氣概,霎時搬戲。看今古英雄,多少葬身無地。名高惹謗,功高相忌。我且花前沉醉,管甚個兔走烏飛,白發蒙頭容易。
想盤鈴傀儡,寒食裹蒸,曾嚐少年滋味——這三句是說:回憶起用盤鈴伴奏演出的傀儡戲和寒食節做的好吃的食物,這些都是我已經失去的美好的少年時光。盤鈴傀儡:以盤鈴伴奏演出的傀儡戲。寒食:節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裹蒸:清明前後,采野菜煮熟搗漿,和糯米粉作團,中裹餡料,底墊楮樹葉或新竹箬,籠蒸而成,別有清香,且能助消化,舊為寒食節食品。
凍勒花遲,香供酒醒,又算一番春計——這三句是說:天氣寒冷,今年花開得遲,案上插著的香還沒有燃盡,我的酒就醒了,思量這個春天該如何度過。凍勒花遲:勒,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這裏的意思是:因為天氣寒冷使得花開得遲。
鏡裏光陰,尊前明月,眼中時事——這三句是說:在鏡子裏看著自己一天天老去,喝酒賞月,閱盡世事。鏡裏光陰:是說在鏡子裏看著自己一天一天老去。
有許多閑事閑非,我說與君君記——這兩句是說:我經曆了許多世事,現在說給你,你仔細聽著。
道是榮華富貴,恁掀天氣概,霎時搬戲——這三句是說:說是富貴榮華,氣勢那麼大,卻很快就像演戲一樣結束了。恁(rèn):這麼,如此。霎時:很快。搬戲:演戲。
看今古英雄,多少葬身無地。名高惹謗,功高相忌——這四句是說:縱觀古今英雄,多少人都死無葬身之地。名氣太大就會惹人誹謗,功名過高就會惹人嫉妒。
我且花前沉醉,管甚個兔走烏飛,白發蒙頭容易——這三句是說:我權且在花前飲酒沉醉,管他時光飛逝,老去容易。兔走烏飛:謂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兔,月中玉兔。烏,日中金烏。
此作用語淺俗直白。上片通過對幼時美好快樂生活的回憶,抒發時不我待的情感。中有無限感慨,無限傷感。下片主要議論人生,興起對古今英雄人物的慨歎,表達自己但願於花前沉醉的人生態度。這首詞作與其《花下酌酒歌》、《一年歌》、《一世歌》等主旨相似,表現了一個時期詩人的處世態度。
過秦樓
題鶯鶯小像
此詞作於正德六年辛未(1511)。時詩人模仿宋人陳居中臨唐人畫崔鶯鶯像並有此題詞。過秦樓:詞牌名。題鶯鶯小像:詞題。鶯鶯: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的女主人公崔鶯鶯。敢於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在普救寺中與張生敷衍出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
瀟灑才情,風流標格,脈脈滿身春倦。修薦齋場,禁煙簾箔,坐見梨花如霰。乘斜月,赴佳期,燭盡牆陰,釵敲門扇。想伉儷鸞皇,萬千顛倒,可禁姣顫?塵世上,昨日朱顏,今朝青塚,頃刻時移事變。秋娘命薄,杜牧緣慳,天不與人方便。休負良宵,大都好景無多,光陰如箭。聞道河東普救,剩得數間荒殿。
瀟灑才情,風流標格,脈脈滿身春倦——這三句是說:畫麵上的女子真是體態瀟灑,才情滿腹,品格風流。她脈脈地凝視著你,身上似乎有著春日的倦怠。才情:才思,才華。標格:品格,風格。脈脈:凝視貌。
修薦齋場,禁煙簾箔,坐見梨花如霰——這三句是說:寒食時節,透過窗簾,她看到在為父親做超度法事的院子中,一樹梨花花瓣若雪霰一般飄落。修薦:做超度法事。齋場:齋祭的場院。禁煙:指“禁煙節”,即寒食節。簾箔:簾子,多以竹、葦編成。霰:雪珠。
乘斜月,赴佳期,燭盡牆陰,釵敲門扇——這四句是說:鶯鶯當日乘著斜月,去赴情人的約會,蠟燭在牆角燃盡,她的金釵碰在張生的門上,發出脆響。
想伉儷鸞皇,萬千顛倒,可禁姣顫——這三句是說:想當初鶯鶯到張生那裏去了以後,他們的歡會該是多麼沉醉。伉儷:夫婦。這裏指張生和崔鶯鶯。鸞皇也寫作“鸞凰”,指夫妻或情侶。
塵世上,昨日朱顏,今朝青塚,頃刻時移事變——這四句是說:紅塵之中,昨天還是青春美麗的容顏,今天卻已經魂飛魄散。頃刻之間世事發生萬千變化。朱顏:青春容顏。青塚:本指漢代王昭君的墳墓。這裏泛指墳墓。
秋娘命薄,杜牧緣慳,天不與人方便——這三句是說:想當初唐代時候的杜秋娘真是命運不濟,窮老而終,杜牧沒有看到她青春貌美的時候,真是造物弄人。秋娘:即杜秋娘,唐代金陵(今南京)人,十五歲時嫁給了李蚫作妾。元和間李蚫反叛被殺,秋娘籍沒入官,得寵於憲宗。憲宗死後,穆宗即位,命秋娘為皇子璋王的傅母。後璋王獲罪被廢,秋娘終得賜歸故鄉,窮老以終。杜牧路過金陵時,曾作有《杜秋娘》詩並序,感其窮且老。緣慳:緣分薄,無緣。
休負良宵,大都好景無多,光陰如箭——這三句是說:不要辜負了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刻大多很快就逝去了,光陰如箭一般飛逝。
聞道河東普救,剩得數間荒殿——這兩句是說:聽說當年河東郡的普救寺現在隻剩下了幾間荒涼的佛殿。河東:河東郡,在今山西運城。普救:普救寺,崔鶯鶯和張生產生愛情的地方。
此作是一首題畫詞,詩人用簡短的筆墨,對當年流傳一時的才子佳人小說作以評價。讚賞鶯鶯美麗大膽的同時,慨歎歲月流逝之速,使讀者在畫麵上不僅看到了這位美麗的女子,同時也看到了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愛情,也看到了當曆史的車輪無情地碾過,一切美麗的東西都會灰飛煙滅的悲劇人生,使得畫麵具有曆史的深沉感和人生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