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3 / 3)

正月,與王鏊及鏊子延陵等觀吳王墓門於虎丘劍池,題名石壁。五月十五,賦七律一首,餞日本彥一郎還國。中秋,於韓君束齋為題倪瓚畫冊。九月,畫《山靜日長》圖冊。十月,王鏊來訪,有贈詩,時梅花一樹將放,詩及之。是年,寧王朱宸濠來聘。

正德八年癸酉(1513),四十四歲

三月,畫《山靜日長》圖十幅。四月二十六日,為張衝化雲槎兔。又曾為衝父畫《賓鶴圖》。五月,畫《倦繡圖》並題。

正德九年甲戌(1514),四十五歲

三月,與劉等觀文徵明畫扇皆有題。四月,陳淳畫花石扇,寅與祝允明等皆有題。重陽日,在夢墨亭為丁文祥撰三也罷說,祝允明為撰記。

曾應寧王之聘到南昌。撰《許牲陽鐵柱記》、《荷蓮橋記》。

正德十年乙亥(1515),四十六歲

在江西寧邸,見宸濠所為多不法,知其必反,乃佯狂自處。宸濠使人饋物,寅裸形箕踞譏訶。使者以告,遂遣之歸。

二月中旬,遊錦峰上人山房,為畫梅枝。三月中旬回吳。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四十七歲

書近作詩贈吳縣知縣李經,又為畫山水並題。

常州知縣高第來訪,失於迎迓,賦詩以謝。

重陽日,文徵明等來集桃花塢。

作《長洲高明府過訪詩》、《送徐朝谘歸金華序》、《吳德潤夫婦墓表》。

正德十二年丁醜(1517),四十八歲

清明日,追和倪瓚江南春並書。三月,於夢墨亭作畫並題。夏,避暑石湖,臨李公麟《飲仙圖》並書《飲中八仙歌》,祝允明題。八月,於學圃堂畫《秋樹豆藤圖》。十一月十五日,夜宿廣福寺有詩。

題文徵明贈楊進卿飛鴻雪跡圖。

有送吳縣知縣李經詩。

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四十九歲

二月社日,為徐子芳畫所撰秋庭記。春,與昆山鄭若庸等至丹陽,與孫育同修禊。四月中旬,於丹陽孫氏七峰精舍畫《丹陽景圖》,並題七絕八首。八月十四夜,夢草製一聯,又有夢下科場詩。

作《吳孺人墓銘》。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五十歲

有《五十自壽詩》。

製七律一首及柱國少傅守亂先生七十壽敘以壽王鏊。

正月,繪《琵琶行圖》,後三年文徵明書琵琶行詩於上。三月畫尋梅圖扇麵及唐人詩意畫軸。春,畫荷淨納涼扇麵及山水卷並題。中秋,無錫華雲邀過劍光閣玩月,詩酒盤桓月餘,為約略山靜日長一則為十二幅,三月始畢。秋,作《會琴圖》並題。

為西洲作畫,即錄《五十自壽》詩於上。又書《漫興等詩八首》以贈。

沈德徵、鬱子江、顧延茂置酒禪寺招飲,賦詩以謝。

有送王守赴京會試詩。

此年四月,寧王朱宸濠舉兵。王守仁敗擒之。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五十一歲

二月,畫《采蓮圖》。三月,畫《吹簫仕女圖》。四月十六日,泊舟梁溪,為心菊書《水龍吟》二首。五月,於學圃堂畫黑牡丹。七月十六日畫《溪橋聽笛圖》於桃花庵。八月畫《落花圖》並《落花詩》。秋,設色畫蕉石扇麵。十月二十日,畫古梅數枝並題。冬,書舊作七絕二首於寤歌齋。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五十二歲

修禊日,於學圃堂畫歸牧圖扇麵。

三月,畫《觀杏圖》。又畫《攜琴訪友圖》卷。春,畫《菖蒲壽石圖》。夏,結夏福濟院,作畫並賦詩遣興。八月,在文徵明家,於玉磬山房畫《瀟湘八景》冊。又於夢墨亭作《品茶圖》卷。重陽日,為張詩畫竹於扇。九月,畫《鬆濤雲影圖》並題。秋,戲畫雞。冬,在桃花庵畫雪景扇並題。

明世宗嘉靖元年壬午(1522),五十三歲

元旦,有詩。正月,書《一年歌》及《人日試筆》詩於扇。另畫墨竹於另一麵並題。又,作奇峰古木圖。清明,行書落花、漫興等詩卷。三月,於寤歌齋畫梅鶴扇麵。四月,王寵來訪,為書五柳先生傳於所藏趙孟畫陶潛像上。寅自有跋並書簽。八月十六日,撰《治平寺造竹亭疏》。重陽後,畫鬆林書屋扇麵。十月於學圃堂畫竹林七賢圖扇麵。

送吳縣知縣劉輔宜調知沛縣詩。

嘉靖二年癸未(1523),五十四歲

元旦,有詩。春,向王延借閱沈周三畫,與文徵明各有跋。春小病,四月病起。四月十六日,畫鍾進士像於桃花庵。六月,畫鬆林講道扇麵。中秋,於學圃堂摹杜堇絕代名姝十幅,評論作跋。十月,跋劉鬆年層巒晚興圖卷。

行書七律二十一首贈姚舜谘。

撰陳孝子歌,頌元季孝子陳立興事,已賦百四十六句。後錢貴補五十四句。

往訪王鏊山中,見壁間揭蘇軾書滿庭芳詞,下有“中呂”二字。驚而頌其詞,有“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句,默然歸。

十二月初二日以病卒。卒前取絹一幅,書絕命辭七絕一首,擲筆而逝。葬橫塘王家村。祝允明撰墓誌銘。繼妻沈氏,生女一,許字王國士。

附注:本年譜主要參考周道振、張月尊先生的《唐伯虎全集輯校》(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唐伯虎年表,結合冉雲飛先生的《唐伯虎全集白話全譯》(巴蜀書社1995年版)中的唐伯虎年譜編寫而成,在此謹致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