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情鴛鴦夢》小說來源及作品相關(2 / 3)

當時我並不能更多的解釋種種現象,但憑我淺溥的文學修養,我還是能認識到三類現象所體現的文學含義,我明白原來我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可以實現我願望的文學故事。

在1998~2000年時,我記下了所有的故事。

當我在2000年寫下《走出困境》第一卷上部份初稿後,再次找到汪玲時,她卻連一個說話的機會都沒給我,我隻有再次放棄,保持沉默。

之後,我停止了寫作,一種發自內心的燥亂使我無法再提起筆,也無法做好任何一件事。

因為,汪玲在我的心中是一個謎,我生命中所有的現像都是一個謎,太多的謎形成一個巨大的謎團盤痕不去!

發生在我生命中的三種現像,以科學的說法叫什麼?

這又是否為一個正常人所為?

這些現象可以證明我和汪玲之間是一種緣份嗎?

我可以繼續找她嗎?

故事中為何牽入神話?

神話又是真的嗎?

三位神話人物又怎麼來曆?

為什麼在三類虛幻的內容中,我與汪玲是相並相愛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汪玲卻對所有的事情不知,對我卻冷若冰霜?

一個巨大的謎團,困惑著我整整十年光陰,我不知怎樣向汪玲講明一切。

我無法解釋,隻有放棄,在2000——2007年這段時間,我真正忘掉了汪玲,也忘掉所謂的理想文學之路,等等。

在此期間,我在感情上一波三折,先後經曆了李丹、朱紅輝、劉金花、劉金霞,都失敗而終。在2005年,經人介媒與曾是初中同一個年級的女孩周莉走到了一起,2006年,我和周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期間,我耳聞汪玲已是一個兩三歲孩子的母親,夫君不是黃先智。

2007年,偶然間一種無形的力量使汪玲的影子屢次出現在我的精神世界裏,揮之不去,說得俗氣一點,就是經常在夢中看到汪玲,這使我不得不再次麵對所有問題。

2008年夏季,我經過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再次聯係到汪玲,希望她能看看《走出困境》原稿,她拒絕了,我隻能以手機短信的方式將事情從頭到尾簡明道來,汪玲卻不冷不熱的想了解,又不願了解。此時,汪玲的丈夫表現極大的反抗情緒,也讓汪玲怒言以對,我再次陷入困境,無法講明一切。

在這種情況下,現象“虛幻”再次延伸,神話內容再次出現在我腦海裏,許多的疑問將在其中得到解釋,我心中也豁然開朗許些。

原來,謎題在神話中,來源於鍾國上古神話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並重續出現觀世音、太白老君、赤腳大仙等等鍾國神話人物,以及古希臘神話人物宙斯。

在2009年,當我再次提筆重整稿件及續述這個故事時,我麵臨著許多思考。

在文藝創作中,怎樣看待神話?

在上個世紀,毛澤東同誌曾就文藝創作中的神話問題,以及曆史遺傳下來的神話作了闡述。觀點認為以神話形式創作文藝、或以曆史神話創作文藝作品,隻要符合大眾意願,反映百姓心聲,我們都是可以提倡的。

那麼從思維意識上對本文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有道是世間者褒揚績偉功豐者為神,那見自稱神靈投胎轉世者?更何況這是一個神話與現實中的人與事物完全結合一起的故事,這在文藝上能得到認可嗎?

我期待文藝界高人長者能指點迷津!

擺脫思想束縛,整體分析這個故事時,我們不難從其中看出幾大“奇”點。

一、 從內容上看集傳記、言情、神話、誌異四位一體的長篇小說,這在文學

上可是史無前例。

二、 在故事的虛幻的內容中顯示,《走出困境》因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強大的二十

一世紀的為主題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對待這個問題我有過慎重考慮,諾貝爾文學獎雖不是國際標淮,但一百年來它形成-個國際慣例。眾所周知,鍾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的狀況,突破諾貝爾已成為鍾國文學上的困惑。在歐美等國家,諾貝爾獎不是一個稀奇的東西,可在鍾國這是一個敏感問題。這樣一個話題向世人公布,想必給沉寂的鍾國文壇一聲巨雷和強烈,因為這不是我的個人客觀思維。

三、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多彩的奇幻視覺空間,幻覺、夢境、虛幻、現實,連貫講敘著一個整體的故事。

四、故事中出現的神話人物組合,我們可以把本文的三位主要神話人物當成後來者。後羿嫦娥、觀音、太上老君、這是鍾國眾所周知的神話人物,與古希臘神話人物宙斯組合在一起,這是奇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