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時代需要新人(2 / 2)

我說,是的,由於教育的失誤,社會風氣的確變得讓人痛心。種種壞事,如果一件件數點起來,幾乎可以說是沒完沒了。如果概括到一點,我以為最深沉最悲哀的是人們喪失了羞恥感。為了撈取金錢或其他種種享樂,甚或為了某種發泄,什麼樣的不顧羞恥的事都可以幹得出來,種種稀奇古怪的壞事都可以想得出來幹得出來。

一個人,如果喪失羞恥心而不覺醒,這個人遲早會完蛋;一個國家,如果不顧羞恥成了社會風氣而不急思改變,這個國家遲早也會完蛋。

無恥,僅僅依靠法治是治不好的,僅僅靠嚴打也是打不掉的。法治應當更嚴肅認真,嚴打的力度應當更加強,但最佳的選擇,還應是喚回人們的羞恥心。文學藝術對此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我們有必要把那些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壞人和壞事揭露出來,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也支持那種揭露和鞭撻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無恥之徒的貪婪、殘酷、原始、野蠻、粗暴、愚昧、落後的種種心態和嘴臉,讓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那副尊容醜陋而惡心,自覺有必要采集些樹葉來,把自己那見不得人的部分遮蓋起來。然而,更重要的,還是要給他們以示範,引導他們逐步向社會主義文明生活靠近,再靠近。

事實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依然不缺少那種品格高尚的人。這是一些具有共產主義理想和道德而又肯艱苦實幹的人,正是他們帶領著億萬群眾為共同富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祖國推向空前繁榮。文學藝術有責任塑造好他們的光輝形象,照耀人們生活的道路。

當代中國人畢竟受過長期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嶄新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熏陶,精神深處依然保藏有新人的情愫,隻要有合適氣候,那暫時蒙上的灰塵,無論厚薄,或遲或早都會消失,重新閃射出它那金色的光芒。社會主義的中國前途無量,具有社會主義文明教養的中國人前途無量。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應為這種氣候的形成而獻力。以我的理解,這也就是主旋律。

1994年7月?西安

§§一、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