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路(2 / 3)

夏先生發現,弘一法師每餐隻有一碗白米飯、一道素菜和一杯白開水而已,於心不忍便說道:“一碟醃蘿卜,你就不覺得太鹹嗎?”弘一禪師答道:“鹹有鹹的滋味。”夏先生又問道:“水中不添茶葉,不會覺得太淡嗎?”弘一禪師又答道:“淡有淡的味道。”弘一禪師的回答簡單到極致,卻也深刻到極致。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百衲衣、破卷席和舊毛巾是一樣的,青菜、蘿卜和白開水是一樣的。

弘一禪師能有這樣自在的心性,可見他的境界已經是何等空靈了!人間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若是沒有品嚐過苦澀的滋味,又如何體味香甜的美妙?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鬆。”這首《四時詩》是由詩人顧愷之所作。無獨有偶,宋朝的無門慧開禪師,也曾留下一首關於四季的詩《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些又何嚐不是“人生鹹淡兩由之”的至高境界呢?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有利有弊,沒有哪一個階段堪稱完美。如果人人都能夠隨遇而安,那世間必會少了許多煩惱。“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總是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倘若能夠懂得“人生鹹淡兩由之”的意味,或許就不會發出這般的失意與無奈。

修煉課堂

少一分掛礙,便能多一分自在;少一分苛求,便會多一分安詳。對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給了你什麼,你就去接受什麼,實在不能接受就憑借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如果硬做無畏的“反抗”,那無異於跟自己過不去。

選擇好運,不被命運左右

既然“不確定的命運”是人生的真相之一,我們就要麵對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讓自己適應周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並成為勝利者。首先,我們要學會怎樣遠離危險;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們要明白正確識別;做事的時候,我們要善於取得別人的支持。假如一個人能做到這些,毫無疑問,他就會成為眾人眼中“好運相隨”的幸運兒。所以說,好運如影隨形與某人是否受上天眷顧無關,是由其能否做出正確的選擇決定。

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如果給你兩個選擇:一是,今天一次性給你100萬元;二是,今天給你1元,連續30天每天給你前一天2倍的錢。你會選哪一個?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一個,因為他覺得100萬元很多。殊不知,選擇後一個的人卻能在第30天拿到超過5億元。這個選擇並不複雜,但有幾個人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呢?

雖然例子非常簡單,但其中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怎麼會有人毫不猶豫選擇第一種方案呢?因為麵對選擇,他們根本就沒有想清楚,或者根本就沒想,所以做出了自以為是的錯誤決定。假如拿這個選擇來比喻人生的話,大部分人都願意選擇眼前的財富和幸福,而忽視那些需要等待的收獲和甜美,難道不是嗎?埃皮克提圖說:“無論偶然何時降臨,記得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它發揮效用。”你是那個有能力把握住“偶然”“命運”的人嗎?

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出生在20世紀40年代末,伴隨新中國一起成長。眾所周知,根據當時的國情,她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職業生涯,隻能聽從組織上的安排。然而,這位女士跟別人不同的是,在每一個崗位上,她都做出自己的選擇,也就是做得比別人更好。

1968年,“文化大革命”之初,這位女士成了北京外交學院的一名工農兵學員。當時,她年紀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課就因回答不出問題而被罰站。第二天,教室裏出現一條“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的橫幅,她就是這個“階級兄弟”。到畢業時,她已經成了全年級最優秀的學生。命運似乎開始眷顧她,她因成績優異而被分到了英國大使館。事實上,她的具體工作不過是接線員。

很多同學都替她打抱不平,認為接電話是一份沒出息的工作。但她並不這麼想,她把這份普通的工作做得成績斐然。她將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範圍甚至連他們的家屬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有些電話進來,有事不知道該找誰,她就會多問問,盡量幫忙準確找到人。後來,有事外出的使館人員並不是告訴自己的翻譯,而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會有誰來電話,轉到那兒,有一些私事也委托她通知,這位女士成了整個大使館全麵負責的留言點、“大秘書”。甚至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總機房,笑眯眯地表揚她——這是破天荒的事。沒過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調去給英國某大報記者做了翻譯。

該報的首席記者是個很有名氣的老太太,得過戰地勳章,被授過勳爵,本事大,脾氣也不小,把前任翻譯給趕跑了。起初她也不要這位女士,因為看不上她的資曆,後來勉強同意試一試。一年後,老太太對她讚不絕口。之後,這位女士又被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她幹得同樣出色,不斷獲得外交部表彰。這位女士就是任小萍,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

很多人不願意在今天用功,覺得太辛苦,而且能不能成功還是個未知數,沒有選擇享受今天的安逸生活劃算。既然已經選擇了得過且過,明天好運又怎麼會降臨到你頭上呢?假如你生在那個年代,也被安排做接線員,你會怎樣選擇自己的命運呢?

選擇好自己的工作並不等於萬事大吉,我們還要做出下一個選擇:那就是好好幹,而不是得過且過。在同樣的工作崗位上,有的人勤懇敬業,付出得多,收獲也多;有的人整天想換一個工作,而不是做好眼前的事。你可能還不知道,你的選擇也決定了將來的被選擇,而這種被選擇往往就是“好運”的代名詞。

修煉課堂

人一生充滿了太多難以把握的偶然性,從自己出生的時間、地點就已經開始了。終其一生,我們都必定要受到外界某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我們的命運也注定是不確定的。由於這種不確定性,生活並不能一直如我們所願,但它同時也決定了命運不能注定。一切都在偶然中發展,關鍵在我們的選擇。

你有權利選擇陽光

很多人都活得很累,或者覺得有些窩囊,他們將原因歸結於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卻從來沒有認真審視自己的心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希望自己能一帆風順的生活,希望自己快樂一生。然而,天不遂人願,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不如意。如何選擇自己的心態,是影響自己能否擁有快樂的關鍵因素。同一件事情麵前,你既可以選擇憂愁連連,也可以選擇歡笑開懷。麵對挫折時,樂觀的人往往更有信心,也更容易走出逆境。

約翰是美國一家餐廳的經理,在大家看來,他總是心情特別好。當別人問他近況時,他總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好消息。如果他的員工心情不好時,他就會主動地開導對方,勸他們往好的地方想。約翰這種陽光的心態使他大受歡迎,在他從一家餐廳離職到另一家餐廳工作時,很多員工都追隨其後。

看到約翰一直這麼陽光,他的一個朋友十分好奇,他決定向約翰詢問一下其中的奧妙。他問道:“我一直認為,沒有人能夠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然而你卻是個例外,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約翰回答說:“每天早上起床,我都會告訴自己,我今天有兩個選擇,我可以選擇好心情,也可以選擇壞心情。我總是選擇好心情。如果有不好的事發生,我可以選擇做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做個負責任者從中學習。我總是選擇從中學習。每當有人跑來跟我抱怨,我可以選擇接受抱怨,也可以選擇指出陽光的方向,我總是選擇後者。”

這個朋友依然疑惑:“但不是每件事情都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啊!”“確實如此,”約翰繼續解惑,“生命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個選擇,要選擇如何回應,要選擇處於好心情還是壞心情,要選擇如何過你的生活……”後來,他為他的朋友講述了自己的一段經曆。

事情發生在幾年前。一天工作結束之後,約翰忘了關餐廳的後門。結果第二天早上,三個全副武裝的歹徒闖進了餐廳,威脅約翰打開保險箱。約翰害怕極了,一不小心弄錯了一個號碼,驚慌懊惱的歹徒向約翰開了槍。幸好鄰居們及時發現了他,並把他送到了醫院。經過醫生們18個小時的手術和長時間的精心照料,約翰終於出院了,但一顆子彈永遠地留在了他的身上……

約翰提議看一下他的傷痕,朋友婉言謝絕了。朋友說:“這真讓人無法想象,當歹徒持槍闖入的時候,你在想些什麼呢?”約翰回答道:“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我應該鎖後門的。當他們擊中我之後,我躺在地板上,還記得我有兩個選擇:我可以選擇生,或者選擇死。我選擇活下去。”

朋友又問:“你不害怕嗎?”約翰說:“我得感謝那些了不起的醫生和護士,他們一直告訴我沒事,讓我放心。但是,在他們把我推進緊急手術室的路上,我看到了他們的臉上滿是憂鬱的神情,我被嚇到了,他們的眼神似乎在說‘他已經是個死人了’。我知道自己該采取一些行動了。”

朋友繼續問:“那你當時做了什麼?”約翰說:“當時有個護士用吼叫的音量問我,我是否對某些東西過敏。我回答說‘有’。這時醫生和護士都停了下來,等待我繼續回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大聲地說道‘子彈’。他們聽了之後都大笑起來。我對他們說‘我現在想要活下去,請把我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醫治,而不是一個死人’。”

就這樣,約翰穿過了死亡之穀,這不僅要歸功於醫護人員良好的醫術,還要感謝他那令人驚異的樂觀態度。

對每個人來說,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可能遇到困難,可能遇到不幸,這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然而,怎麼去麵對這些難題,在挫折麵前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同樣的境遇,不同的心態決定我們的生活。煩惱或快樂,我們的生活所呈現出的不同麵貌,往往取決於我們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麵對它。不要總是糾結於生活中的不幸和悲傷,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就能擁有陽光。

在我們的周圍,常聽到有人抱怨命運是如何地不公,自己是多麼地不幸,社會讓他們變得多麼地煩惱和憂愁。他們忽略了一點,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更多的時候,我們無法控製周圍環境的變化,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的心態。命運之路是充滿坎坷,但隻要選擇陽光的心態,我們的生活就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修煉課堂

如何麵對人生,或是煩惱,或是快樂,這是每個人的權利。對每個人來說,他的態度都是別人無法控製或者奪去的。如果我們能時刻注意這些令自己愉快的事情,我們的心情也會因此變得陽光起來。

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

不開心的時候,你可以強迫自己快樂,比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逛街、找朋友聊天、聽音樂等。之後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真的開始一點點地快樂起來了。這種做法並不是消極應對,而是積極地自解壓力。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佯裝快樂,就會真的快樂。”當我們從假裝逐步走向真實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快樂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