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構建和諧世界的兩大命題(1 / 3)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周恩來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問題。

——鄧小平

我們主張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各國的事情應由各國人民自己決定,世界上的事情應由各國平等協商。

——江澤民

構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胡錦濤

60年前的今天,總部設在紐約的聯合國正式成立,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聯合國的成立,是人類為和平與發展長期努力的結果。近年來,我國領導人在闡述對國際形勢和人類未來的看法時,多次闡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維護世界持久和平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戰爭與和平相伴相隨。徹底消除戰爭的威脅進而實現持久和平,是世界各國人民多少個世紀以來苦苦追尋卻又難以實現的夢想。

20世紀上半葉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將歐洲、西亞、非洲和遠東地區卷入戰爭的漩渦,3000多萬人在戰火中傷亡。西方列強簽署的所謂“和約”不過是一紙休戰協議,交戰各方的真實想法不過是伺機再戰。日本、德國、意大利法西斯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一場規模空前的浩劫。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17億人飽受戰亂摧殘,9000多萬軍民傷亡,許多國家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殘酷的現實再一次將“是生存還是毀滅”這一古老的命題擺到世人麵前。在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上,各國人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讓殺戮和毀滅不再成為循環往複的夢魘,如何為世界和平大廈奠定牢靠的基石。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是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裏程碑,它不僅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欲免後世再遭當代人類兩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意願和“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的崇高精神,而且也是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安全的有效措施。

維護世界和平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也是一個在困惑和挫折中不斷前行的探索過程。上世紀中葉那場塗炭生靈的熱戰一結束,世界隨之陷入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冷戰。雖說世界範圍內的大戰得以避免,但小規模的地區性衝突乃至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據統計,戰後幾十年來總共發生了百餘次大大小小的戰亂,1200萬人在戰火中喪生,大批無辜平民顛沛流離。

盡管如此,世界各國人民並未放棄對持久和平的執著追求。全世界範圍內的和平力量不斷發展壯大,聯合國的作用也隨之逐步增強。20世紀後期,世界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了有利於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總趨勢。冷戰陰霾消散後,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各國更加重視對話合作,更加重視通過談判解決爭端,通過聯合國預防和製止武裝衝突、維護世界和平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訴求。

持久和平是全人類的共同心願,也是需要世界各國戮力同心、不斷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應當看到,雖然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享有和平與安寧,但局部戰爭和衝突時起時伏,地區熱點問題錯綜複雜,國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宗教勢力在一些地區還相當活躍,環境汙染、毒品走私、跨國犯罪、嚴重傳染性疾病等跨國性問題日益突出,人類要實現持久和平仍需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