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腔藝術的保護和發展(2 / 2)

(一)對於秦腔藝術的傳承。

秦腔藝術作為一種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致力於對秦腔藝術的傳承首先要繼承它,不致於使它淹沒在高度發展的現代經濟社會的深淵中,繼承的基礎上傳承這種文化藝術。一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要求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基本的做法就是把秦腔藝術應列入地方立法範圍之內確定其繼承的範圍、主體、客體、內容等,製定相關地傳承製度予以規定,加以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強製推行這一文化遺產的發展。二是搭建平台,為秦腔藝術尋找到傳承的載體。作為一門綜合藝術,隻有喜歡、懂得、欣賞、挖掘它的人才能把它傳承下來,因此,注重秦腔藝術人才的培養。教育部門和相關曲藝術於類學校搭建起培養秦腔戲劇人才的平台,每年可以在秦腔受眾區域挖掘和招錄這方麵的人才,作為秦腔藝術的傳承人進行培養,同時,各地秦腔劇團也麵向社會培養這方麵具有潛力可挖的後繼人才,西部地區可以在學校藝術教育中,把秦腔藝術引入課堂,穿插對秦腔藝術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擴大宣傳力度,讓秦腔藝術真正浸潤到我們的血液當中。三是設立傳承人製度。按照秦腔藝術傳承管理的相關規定,選拔和確定具有開發潛力的傳承人,一旦確定為傳承人,要把傳承人列入政府相關教育培養計劃,政府給予一定政策優惠和物質、精神上的資助、獎勵或補貼。四是傳承秦腔藝術要注重培植藝術賴以產生發展的生態環境。由於秦腔藝術賴以生存發展的外在特定的原生態環境具有非獨立性特征,因此,脫離環境談論傳承是不切實際的。任何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的產生都產生於一定的生態中或一種時態中,對秦腔藝術來說,傳承就要立足於西部地區人群生活中需要這一藝術有機地活在當人們生活方式之中,盡可能地適應西部區域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等相關生態元素的挖掘上,為就要求對秦腔藝術傳承具有核心價值的農村傳統文化生態環境的完整保持,對具備特殊價值的村落或特定區域進行生態元素地動態性保護和擴大,不斷培植這種原生態的的文化環境,使傳承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和社會土壤。五是要挖掘和傳承秦腔藝術的內在文化價值。社會發展的腳步必然將在一定範圍內逐步衝淡原有地域文化乃 觀念束縛,特別是信息時代,高度發達的傳媒文化,傳播之快捷,藝術效果之強悍,這對傳承秦腔藝術帶來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在傳承秦腔藝術的過程中就要不斷地拓展和創新其形式和內容,保持其內在的文化素質,適合當代人精神生活的需求,可以將其以動漫表現方式、填新詞、演新事,以秦文化為核心,反映秦地鄉土氣息的變遷,保持其吟唱和演繹的基本技巧,以創新來拓展傳承秦腔藝術文化價值的途徑。

(二)秦腔藝術的保護發展

對於秦腔藝術地保護發展問題,要在傳承的基礎上探索秦腔藝術文化元素的提煉,與秦腔的活態性特征相應,通過動態的方式進行生產來推動保護和發展。一是建立秦腔藝術博物館,征集散落在民間的各種相關實物、道具、服飾、劇目等,挖掘散落在民間的劇本、唱腔、音樂、表演技藝、影視製片等,並陳列展出,可以和現代的光影技術如幻影成像、動漫場景等結合,給參與觀眾以愉快的體驗,也為保護秦腔藝術尋找歸宿和場所。二是建立秦腔藝術研究機構,對秦腔藝術的淵源、特點、分類、發展、演變、流派、劇目、表現技巧等進行理論的研究,收集整理保護現存的秦腔文化資源,探索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尋找秦控藝術的發展新路,創新表現形式和塑造藝術特色的新途徑。三是對秦腔藝術進行市場化生產。引入新鮮的發展動力,利用西部秦地文化旅遊資源的優勢,為秦腔藝術市場化發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秦腔藝術的保護發展工作,通過組建基金會接受社會各界捐助,為秦腔發展提供後續資金支持;可采用戲企聯姻,借助於秦腔藝術商業化運作進行激勵,開辦市場化的音樂戲曲茶座,旅遊地免費長期開演秦腔戲劇舞台,拓展秦腔藝術發展的空間;政府予以鼓勵和資金支持,培養秦腔藝術的傳播途徑和受眾群眾;民間鼓勵成立自樂班,秦腔劇團和政府相關部門為創作演出、民間藝人給予資金激勵,努力在市場化運作中創作精品力作。四是組建一支秦腔劇本的創作隊伍,對秦腔劇本進行創作或其它題材的內容進行改變,以秦腔劇本的形式以反映新時代內容的東西進行不斷挖掘開發,或對原有一些優秀的文藝作品以秦腔藝術的形式進行改變表現,為秦腔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現代元素,夯實秦腔藝術的生態環境基礎。

秦腔藝術源遠流長,激越高亢的秦韻聲腔哀婉悠長,傳承和保護秦腔藝術在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的過程中是我們對待民族文化的一份感情和慎重態度,保護秦腔藝術,挽救這一即將消亡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則更是責無旁貸。

編 輯 董曉玲